第八百五十五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3/3頁)

永樂劍在李賓言的手裏,那不是用來進攻,而是用來防禦的,李賓言從來沒有拿著永樂劍,不奏稟斬過任何人。

陳宗卿捏了一把冷汗,李賓言和李賢,並稱江南雙煞,搞得江南一眾豪奢大戶們哀嚎遍野,甚至懷念起陛下在南衙的日子,陛下做事至少還會警告一二,會張黃榜反復勸諭不要做,會解釋為何不能那麽做。

二李在江南,還不狠嗎?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隨官船的商舶份額,這幾家都沒拿到份額,便是利益熏心,急眼了。”李賓言將案件簡單的陳述了一下。

官船官貿也是有隨行的商舶,這些商舶的規制、貨物、人數都有嚴格限制,而這隨行商舶如何分配,是李賓言說了算,和船證一樣,都是萬金難求。

李賓言做事不講情面,這幾家使了不少的銀子,卻始終打不通李賓言這條路,便尋思鬧一鬧,把水攪渾,好渾水摸魚。

這一攪和,把自己就給搭進去了。

“那更不能慣著了,他們就是想按鬧分配,朕就是不想這樣,這案子辦得不錯。”朱祁鈺肯定了李賓言的處置,得空得讓李賓言和盧忠學學,怎麽抄家才能抄的幹凈。

普通百姓勢單力薄,鬧一鬧也就鬧一鬧,最多十裏八鄉,可是這勢要豪右們,這一批掌握了大量社會資源的大戶們,可不是鬧,那是造反!

李賓言做事是非常果決的,舟山海戰,準備不足,但是該打的時候,拿起永樂劍就擔起了責任,讓新建的大明水師完成了對舟山群寇的清剿。

“臣深受皇恩,身負要職,不能辜負陛下厚望所托。”李賓言真心實意的說道。

大明海貿事,關乎大明興衰存亡,他當然用心,不敢出任何的差池,無論他本身的性格如何,只要在這個位置上,他就只能是這個模樣。

陳宗卿為李賓言這句點了個贊,但這很有可能不是李賓言的阿諛奉承,而是他的真心話。

“好好好,很好!”朱祁鈺一連說了四個好,笑著說道:“這眼看就晌午了,陪朕用過午膳後,咱們再繼續說。”

“興安添兩雙筷子。”

陳宗卿可謂是受寵若驚,今年回京述職,遞了一圈拜帖,人人閉門謝客,可是卻在陛下這裏收獲了意外之喜。

朱祁鈺在用過午膳之後,便把京師最近的兩件大案跟李賓言分說了一二,他頗為平靜的說道:“胡尚書說,像蕭晅這類的人,很多都是事後才發覺做錯了,犯錯都是尚不自知之時,再回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而這錢溥呢,他就是官癮兒太大了,這官兒多大才是大呢?”

“臣謹遵聖誨。”李賓言趕忙俯首說道,有的時候陛下說的話他不懂,但是記住總沒錯,因為陛下總是對的。

李賓言是真的沒聽懂這番話,但是陳宗卿聽懂了,陛下其實是在敲打他。

大抵是回京之後遞拜帖,被陛下給知道了,提醒他不要犯錯,官癮兒也不要那麽大。

說到底,陛下還是在回護李賓言。

李賓言拜別陛下離開泰安宮後,他帶著幾分抱怨的說道:“那幾個豪奢之家鬧衙門的事兒,你為何說於陛下?不是什麽大事,已經處置妥當了,勞陛下分神。”

陳宗卿則笑著說道:“陛下問你有什麽難事,就是問你有什麽委屈,就是問你有什麽功勞,你怎麽能說沒有呢?這多好的機會啊。”

“啊?”李賓言回味了一番,才搖頭說道:“不重要。”

“不重要?”陳宗卿愣了片刻才鄭重的躬身行揖說道:“的確不重要,李公此言,吾謹受教。”

“何故如此?”李賓言趕忙扶起了陳宗卿,大家只是上下級,何以弟子禮見禮?

李賓言的不重要是跟陛下邀功不重要,陛下會看到更會記得。

陳宗卿的不重要則是精於算計不重要,踏踏實實做事才是為官之道,走門路、遞拜帖,不適合他陳青天。

陳宗卿將自己內心所悟說了出來。

李賓言則搖頭說道:“我不過是不擅長如此罷了,你我共勉之。”

“其實我也不擅長。”陳宗卿是感激的。

三百六十行,這官場也是個行當,這裏面很多的道理,都得自己去撞的滿頭是包,才能領悟,但是李賓言這番話語,從歧路上把陳宗卿給拉了回來。

陳宗卿也不擅長算計,他四處遞拜帖,卻沒看到,真神就在眼前。

既然如此眼拙,足以說明,此道不適合他了。

人間正道是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