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2/3頁)

朱瞻墡猛地一個激靈,難道陛下要摟草打兔子,趁著這次風波,把他一並給做掉?可按照陛下的信譽,他還有兩塊奇功牌,還能抵兩條命才對。

朱瞻墡趕忙出門迎接宮中黃衣使者,興安來到了襄王府,宣讀了陛下的聖旨。

朱瞻墡聽明白了怎麽回事。

這次通賊大案,交給朱瞻墡全權督辦,一應法司聽從調遣,而稽王和崇王也會協從左右觀政。

降襲制太過苛刻,陛下回京之後做了一定的找補,任何的宗室子弟到了外番蠻夷開疆拓土,都可以博得世襲罔替。

稽王和崇王培養出來,大抵是要出去開海。

朱瞻墡聞訊,大喜過望,跪在地上,大聲的喊道:“臣謝陛下天恩!”

他心裏這股邪火,終於有地方撒氣了!

“敢問大珰,這陛下怎麽想起讓孤來辦理此事?”朱瞻墡有些奇怪的問道,按照過往慣例,打聽消息,那得看銀子多少,但是景泰年間,打探消息,完全看功賞牌的等階和數量。

朱瞻墡可是獲得過三枚奇功牌之人,大明有此殊榮唯有武清侯、文安侯二人和面前的襄王殿下了。

興安低聲說道:“今天於少保找陛下下棋對弈,是於少保提議的,於少保覺得陛下收了殿下一塊奇功牌太過苛責,這就是讓殿下撒撒氣,省的氣壞了身子。”

“於少保?於少保不是百官之首嗎?”朱瞻墡愣了愣,有些奇怪。

興安低聲說道:“可於少保是文安侯啊,是世勛,這次裏通外賊得虧是發現了,若是沒發現,武清侯領兵在外,於少保總督軍務,好嘛,這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天變,不就又出現了嗎?”

“賀章的胳膊是怎麽丟的?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朱瞻墡這才恍然,於少保一直以百官之首行走,往往讓人忽略了於謙的文安侯身份,他不住的點頭說道:“也對,也對,於少保已經是文安侯了。”

“那陛下敕諭到了,我今天是不是就能走馬上任,督辦此案了?”

興安笑著說道:“那是自然,這是火牌,這是陛下賜下的永樂劍,殿下收好,辦完案子要還的。”

永樂劍這個尚方寶劍,用完必須要收歸內廷,連天子緹騎都不能幸免,否則會出大亂子的。

按照大明制度,尚方寶劍可無敕斬五品,過後奏稟。

四品官身,已經可以在陛下大宴賜席落座了,五品官身,真的不算小了。

唯一例外的就是李賓言,他拿著永樂劍去了山東巡視之後,陛下就再也沒收回,而後李賓言在回京述職和在松江府面聖的時候,兩次要歸還,陛下都讓李賓言帶著。

李賓言不會亂用此劍,這東西在李賓言身上,更多的是護身。

朱瞻墡拿起了永樂劍,帶上了火牌,對著興安說道:“大珰,孤有事要忙,就不多留大珰吃茶了。”

“殿下先忙,咱家無礙。”興安趕忙說道,然後興安就看著朱瞻墡連車駕都不擺,直接從馬廄裏拉出了兩匹馬帶著羅炳忠就直奔詔獄去了。

朱瞻墡已經急不可耐了。

興安回到了泰安宮回稟,將事情分說的十分清楚,並未添油加醋,也未曾疏漏,聖心不難測,但還是不能留下任何的間隙,給人可乘之機。

於謙的這個提議,還是在撫慰襄王,怕襄王這次寒了心,大寧衛的王化韃靼,仍然需要襄王前往坐鎮,還需要襄王為大明奔波。

說到底,於謙是為了大明的利益。

“也不知道皇叔會不會埋怨朕,這出了襄陽,離開了襄王府,這就變成了勞碌命。”朱祁鈺感慨的說了一句。

興安倒是笑著說道:“殿下之前在襄王府很快活,現在也很快活,殿下是個隨遇而安的人,心安處便是吾鄉。”

哪裏是心安哪裏才是家,做什麽心安,就不會虧心。

朱祁鈺聽聞也是心頭一寬,的確如此,這天底下,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

他斟酌了一番有些擔心的說道:“倒是有理,只是皇叔性格溫和,也不知道這次辦得案子,能不能殺雞給猴看,若是連雞都不能殺的幹凈利落,那猴子就都得跳出來了。”

興安卻不這麽想,他頗為確切的說道:“殿下逢人就笑,樂呵呵的跟彌勒佛一樣,脾氣好的很,可那是沒惹到殿下,這次翰林院那幫人,算是把殿下給惹惱了。”

朱祁鈺對朱瞻埈的感覺就是一個普通的宗親,但那是和朱瞻墡從小一起長大的二哥。

朱瞻墡火急火燎的沖到了詔獄,反而冷靜了下來,他是來辦案子的,他代表的是陛下,是整個宗室來跟文官們這幫官僚們算賬的,他不僅要報仇,還要把案子辦得別人心服口服,辦得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