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3/3頁)

“陛下以為應當如何?”於謙選擇了反問,聽話聽音,陛下談到這個事兒,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朱祁鈺笑著說道:“長期的、局部的、低烈度的戰爭,會人為的在戰線附近制造一個戰區,而戰區的百姓,會用腳投票,逃向交戰雙方的腹地。”

“這樣一來,就會留下一片反對勢力較弱、治理成本較低的土地,然後每次都吃一小口,一口一口的吃下去,就永遠吃下去了。”

大明太祖高皇帝尺進寸取的進階版,朱元璋的尺進寸取是為了鞏固防線徹底消滅敵人。

而朱祁鈺的這個低烈度戰爭,則是奔著亡對方政權的同時,亡掉對方的國家。

也就是徹底瓦解社會集體對文化、種族、領土、政府、歷史的共同認知,永絕後患。

“這……”於謙呆滯的看著陛下。

陛下的戰略目的可以用四個字去概括,讓安南陷入禮樂崩壞之中,沒有任何秩序可言。

什麽時候是禮樂崩壞的時候?

在戰爭的時候。

黎思誠曾經試圖用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的說辭,想要打消大明對安南的攻伐,現在陛下提出的這個法子,可以完美應對,真正的心狠手辣。

留地不留人,太過於殘忍,以致於於謙都不知道從什麽角度去勸陛下仁善了。

大明之前所有的部署,都是奔著三個月徹底消滅安南抵抗勢力在制定,陛下提出的這個法子,對當下的大明軍而言,並沒有什麽執行上的困難。

打仗是極其昂貴的,而維持低烈度的戰爭成本就會低很多很多,除了過於殘忍以外,並沒有太多的缺點。

不似屠城,卻勝似屠城。

於謙正襟危坐,極為認真的說道:“陛下,安南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在南遷的漢民,越人也不過都是秦漢時候移居過去的漢民,臣以為,沒必要如此做,亡掉黎宜民,復設交趾三司十五府便是。”

朱祁鈺平靜的問道:“安南反反復復,在黎利復叛大明之前,已經三次判離中原!咱們這次打下了安南,他們臣服了,等大明稍有頹勢,他們就再次反叛?”

“大明勢大,就跟著大明吃香的喝辣的,大明勢弱,就反咬一口,天底下,哪有這樣好事?”

“屠城有損軍紀,幹脆就把安南磨平了,從頭再來便是。”

“這個罵名,朕來擔。”

朱祁鈺向來不在乎虛名,在這之前,朱祁鈺就想好了這麽做,大明水師需要磨礪,就從交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