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2/3頁)

興安呆滯的說道:“啊?陛下不是說安全落地再收費嗎?這……”

興安以為落地再收費是落地了再交船資,其實不然,這個再字,是再一次的意思。

上船要交費,下船也要交費。

論語言的藝術。

這也就算了,陛下居然把琉球、倭國、朝鮮、交趾圈了出來,不允許外逃之人,送到這些地方。

朱祁鈺頗為認真的說道:“朕說了保證他們安穩落地,那自然會讓他們活得好好的。”

“但朕可沒說,把他們落地到哪裏去呢。”

“在茫茫大海上,迷航,應該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兒吧。”

興安略顯迷茫的說道:“合理……”

若是之前,這自然合理。

可是現在大明的舟師們在海事堂就學,那可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可以用一個直角儀和筒表,就能大致計算自己經緯度的舟師!能夠測算滄溟流、季風的舟師!

興安其實多少了解這些外逃之家的目的地,大多數是倭國、交趾、朝鮮等地,這迷航,能迷航錯了方向,也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陛下要打算把他們送到哪裏去?”興安呆滯的問道。

朱祁鈺看著巨幅堪輿圖說道:“呂宋、占城、暹羅、渤泥,先讓他們和大食人的商賈過過招,鍛煉一下他們。”

興安有些猶豫的說道:“這迷航是不是迷的有點遠了。”

“上了船,還有他們說話的份兒?”朱祁鈺嗤笑的搖頭說道:“朕沒把他們送到慢八撒、忽魯謨斯去,他們不得謝謝朕的寬仁?”

“葉衷行可是個商賈啊,葉衷行不把他們扒皮了,那是葉衷行有高道德劣勢。”

離岸之後,這些人立刻失去了大明律法的庇佑,葉衷行在海上欺負他們,他們都無法回到大明告狀。

葉衷行大抵會留下他們一命,甚至會給他們留下充足的留供資財。

葉衷行到底是個官商,做事做的太絕,很容易失去朝廷的信任。

朱祁鈺滿是感慨的說道:“朕是為了他們好啊。”

“為他們好?”興安略微有些手足無措,陛下說好,他也不能反駁不好不是?

朱祁鈺看著自己寫的企劃案說道:“這些肉食者,在國內收租收習慣了,安逸的日子過得太久了,大明的百姓又溫順慣了,給他們慣的。”

“只要是稍微受點委屈,就大喊皇帝昏聵,奸佞盈朝,就要清君側,就要刺王殺駕。”

“給他們慣得臭毛病!”

“朕就是給他們送到朝鮮、倭國、交趾這些地方,是在害他們啊,送過去也是送菜的份兒,朝鮮倭國交趾都是惡狼。”

“若是在南洋鬥贏了,想來朕這裏討個封,朕可以任命其為總督。”

朱祁鈺看著萬裏海塘的堪輿圖,這份堪輿圖越來越精細,滄溟流(洋流)、季風、島嶼都標識的非常清楚。

他有些苦惱,給這些外逃之家以總督之位,其實是大明整體的高道德劣勢在作祟。

朱祁鈺本人是不願意給的。

在帝制之下,這幫人逃跑的行為,朱祁鈺沒讓大明水師直接把他們沉海,他們都得感激涕零,謝陛下不殺之恩。

尼古勞茲說的沒錯,大明要搞殖民,缺少了一股子味兒。

羅馬怎麽對付外逃之人?

那是羅馬的海外僑民?

不,那是逃犯!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片刻說道:“不,還是不給總督之位了,既然跑了,就以私渡論,一應以逃犯處置!”

“不慣著他們這幫人的臭毛病。”

朱祁鈺雖然這麽說,但其實多少還有點猶豫。

大明的高道德劣勢固然有些壞處,但大抵還是利大於弊,文明可以帶來秩序,秩序帶來發展。

這中間的度,確實有些難以權衡。

朱祁鈺讓興安去宣來少保於謙、魏國公徐承宗、松江巡撫李賓言、松江府尹陳宗卿、內帑太監林繡和戶部郎中王祜,以及具體執行人,官商葉衷行。

“這就是朕的初步計劃。”朱祁鈺頗為平靜的講完了自己的企劃案,開始征求大明臣工的意見。

林繡、王祜大喜,陛下這一整套的邏輯,可謂是吃幹抹凈的典型了。

肉食者為了大明的以工代賑能夠順利推行,是真的毀家紆難、不遺余力的貢獻自己的家財。

葉衷行人有點麻,他帶著無比驚懼的眼神看著生財有道的陛下,牙關直打哆嗦,但是在威武的糾儀官面前,他又不敢打出響來。

這可不是朱祁鈺長得兇神惡煞,嚇到了葉衷行。

葉衷行剛進門的時候,看到滿是英氣甚至有些和氣的陛下,是一點都不畏懼的,就像是萬物看到了太陽升起,怎麽會感到害怕?

他差點就飄揚過海當海外僑民了,是陛下給他主持了公義,是陛下從倭寇手中解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