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2/3頁)

朱祁鈺更傾向於李賓言,最終朱批了李賓言的奏疏。

因為李賓言以稽為決,深入到松江府的角角落落之內,從棉農到棉紡工坊,再到織布工坊,還有各大商行,走街串巷。

李賓言的奏疏裏,全都是對棉農的同情,他的奏疏與其說是請旨敕造松江棉紡織造局,不如說是《松江府棉農生產調查報告》。

在李賓言的奏疏之中,棉農的喜怒哀樂仿若是躍然紙上,對於棉花的種植規模、生產方式、各地區的差異、棉農積極性極弱、小工坊生產沒有標準、與掮客議價無力、掮客商行投機等等行為,都寫的非常詳細。

李賓言的仰望星空是愛好,他做事,從來都是腳踏實地。

李賓言認為三成足矣,朱祁鈺先批了李賓言的奏疏。

如果實踐之中,發現即便是三成,還是無法有效的遏制投機行為,那就追加生產投資便是。

朱祁鈺陷入了忙碌之中,他除了批閱奏疏之外,還要參與講武堂諸事,每日操閱京營,今天又是去石景廠的日子,一直忙到了宵禁的時候,朱祁鈺才回到了泰安宮。

朱祁鈺稍微休息了下,攤開了一張紙,開始作畫。

先帝宣宗朱瞻基,是一個中外聞名的大畫家,在繪畫一途上,大侄子朱見深也有很深的功底,有《一團和氣圖》、《松鷹圖》、《歲朝佳兆圖》、《樹石雙禽》等傳世。

“夫君。”汪皇後走進了禦書房內,將輕油噴燈打亮了一些。

“來了?”朱祁鈺沒有擡頭,繼續作畫,汪皇後通稟過了。

汪皇後給朱祁鈺寬這肩膀,好奇的問道:“陛下在畫什麽?”

“織布機,得益於石景廠鋼鐵司搗鼓出了簧鋼,朕之前的一個想法,終於可以實現了。”朱祁鈺解釋道。

他總是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大明的朝臣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從來不是無用之物。

他放下了手中的鉛筆尺規,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個物體,有上下、前後、左右六個面,取三作畫,可以客觀的描述這個物體的模樣。

朱祁鈺的這種畫法是三視圖。

他笑著說道:“這東西叫做飛梭,有輪,放在導軌上,導軌的兩頭有彈簧,這邊是沉欄。”

“只要一拉這兩根線,這飛梭就像是小耗子一樣,從這頭跑到那頭,完成本來梭子要做的事。”

大明的織機有兩種,一種是闊面織布機,需要一個人織布,另外一個人穿梭。

另外一種是窄面的織布機,這種織布機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使用,但是織的布料有點窄。

而朱祁鈺的飛梭,就是用在闊面織布機上,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了。

飛梭的主要難點,不是輪子,而是簧鋼。

可以用普通的鋼材,隨便卷一卷,也能用,但是能用幾天?

簧鋼要經久耐用才可以。

朱祁鈺早就瞄上了紡織,但是沒有簧鋼,沒有基礎材料的突破,根本不可能造出飛梭。

“哦?”汪皇後拿起了飛梭織布機的設計圖,看了許久說道:“有意思,這樣一來,可以省一半的人工。”

朱祁鈺的鼻尖有些輕香,顯然汪皇後是沐浴之後才來的,那是澡豆散發出的香氣。

汪皇後的頭發依舊有些潮氣,這已經是深夜了,所以也就沒有挽發髻,如同瀑布一樣,隨意的披在了肩後。

即便是不施粉黛,在明亮的輝光之下,汪皇後的臉頰也是熠熠生輝,吹彈可破。

朱祁鈺盯著汪皇後看的時候,一抹紅暈悄然從她的天鵝頸蔓延到了耳後。

“夫君,看什麽呢?”汪皇後自然注意到了朱祁鈺的目光,呢喃的問道。

朱祁鈺的手立刻開始不老實起來,笑著說道:“看美人。”

“都老夫老妻了,居然還如此羞澀,看兩眼就臉紅了。”

汪皇後身子一軟,坐到了朱祁鈺的懷裏,看著圖上的飛梭說道:“別鬧,讓臣妾好好看看這梭子。”

“朕也有把飛梭,給娘子瞧瞧。”朱祁鈺手一直不怎麽老實。

“梭子?”汪皇後愣了愣神,隨即滿臉的羞紅,暗暗啐了一口說道:“汙言穢語。”

“呀!去裏屋,這是禦書房。”汪皇後臉色漲紅。

朱祁鈺抱起了汪皇後笑著說道:“走咧!”

雲雨皆歇,汪皇後靠在朱祁鈺的臂彎裏,眼神有些落寞的說道:“這都好幾年了,肚子一直不見再鼓起來。”

“多試幾次就是了。”朱祁鈺笑著說道。

汪皇後驚呼一聲:“還來?”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罕見的起晚了半個時辰,早飯吃的匆匆,就去了紅螺廠。

紅螺廠是木工,主要負責制造軋車、紡車、彈棉弓、花樓機、織機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