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3/3頁)

砒霜是治肚中蟲子的藥,微量服用,可以毒死腸道裏的蟲子,大量食用,就是武大郎的下場了。

“這是海魚啊。”袁彬看著掉落在地上的魚片,頗為可惜。

這魚的紋理,看起來就十分的美味。

唐興拿著刀繼續處理著手中的藍鰭金槍魚說道:“我們在海上,生了病,可不是什麽小事,悠著點吧。”

袁彬非常不滿的說道:“讓我悠著點,你整天跑出去玩,你怎麽不悠著點呢?”

“也不帶我。”

唐興沒接話茬,他一邊生火一邊說道:“喜界島有兩千倭寇,都是薩摩國清水城島津宗家的倭人。”

清水城島津家是薩摩令制國的守護大名,由室町幕府冊封。

島津家的實力在倭國不算弱,控制著薩摩、大隅和日向三個令制國。

唐興一邊做飯,一邊介紹著喜界島上的情況:“倭國有火銃,但是並沒有火炮,雖然數量不多,樣子大概和最早永樂制的邊銃有點像。”

本來看到唐興回來的頗為高興的袁彬和陳福寅聽到唐興說起了倭國居然有火銃,就是面色一變。

“賊,都是些賊!”袁彬憤憤不平的說道。

從大明偷了東西的倭寇,居然還有火銃可以用。

唐興搖頭說道:“他們的火銃,十發有三發能響就不錯了,至於打到哪裏,全看他們日照大神了。”

日照大神是倭國和琉球本土宗教的神道派神祇。

神道派起源於琉球,分為琉球神道和大和神道。

大和神道,也就是大和島,屬於北山府,現在被倭寇所掌控。喜界島就在大和島東側不遠處。

神道派式微,成為了佛家的附庸。

唐興講解著北山府種種,北山府人數並不多,琉球國舊九成半的人口都集中在南山府和中山府。

“我這裏有份圖,是喜界島的眺樓、兵營、城墻、城樓、武器庫、飛炮、鐵炮的位置,鐵炮就是他們的火銃,不是火炮,飛炮類似於碗口銃。”

唐興拿出了一張油紙包裹的堪輿圖,上面都是他這些天混到了喜界島的營地內,做的偵查。

陳福寅將堪輿圖打開,畫的很潦草,卻十分的淺顯易懂。

陳福寅看著堪輿圖說道:“如果我們可以做掉喜界島的倭寇,那麽大和島,也就是北山府上的倭寇就徹底被孤立了。”

唐興點頭說道:“我也是這麽想的。”

“倭寇悍不畏死不假,但是他們的裝備奇差,我覺得我們此時出擊,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拿下喜界島。”

陳福寅看著堪輿圖說道:“那明日就去。”

琉球王國已經混亂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琉球百姓們的怒火已經到了極點,陳福寅的義勇團練,已經超過了三萬人。

再加上大明朝帶來的軍備,以及這將近一年時間的訓練,搞定喜界島的倭寇,不是難事。

唐興搖頭說道:“明天不行,明天有暴雨,後日,有個三五千人,就足夠了。”

“四艘三桅大船,八艘戰座船,完全夠用了。”

袁彬打斷了他們二人的部署說道:“我們要不要先請示下陛下?”

袁彬這麽說是有他的道理,大明要對琉球郡縣化,那麽最好的方法是大明軍平倭討逆,琉球百姓感恩戴德。

如果琉球百姓自己就贏了,那大明的郡縣化,會不會橫生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