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2/3頁)

公孫支,是秦穆公的上卿。

秦穆公使商賈販鹽,招攬了一位大才,名叫百裏奚。

百裏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

百裏奚舉於市,他本是商賈,出身低微,公孫支雖然是上卿,但是幾次讓賢,最終讓百裏奚當上了上卿。

百裏奚果然不負眾望,助秦穆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陳汝言的意思是,他的才能不夠,陛下要親征了,他要是棧戀權柄而不去,耽誤了國朝大事,是不忠不孝,願意效仿公孫支讓上卿的舊事,讓出這兵部尚書來。

讓給誰?

讓給江淵。

陳汝言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是議論紛紛,朝堂之上,無不駭然。

“臣請參贊太平伯楊俊軍務,扈從親征。”陳汝言繼續說道。

朱祁鈺看著陳汝言這副我要再立功把你位子搶回來的樣子,就滿是笑容的看向了於謙。

他本以為是於謙授意陳汝言這般做,但是於謙也是極為震驚的看著陳汝言。

想想也是,於謙是持節守正,但是這種讓人主動讓賢的話,於謙是說不出口的。

為什麽公孫支讓賢百裏奚,會成為典故?

是因為這種事,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朱祁鈺和於謙都對陳汝言有諸多的不滿,但是陳汝言做了兵部尚書並無過錯,雖然反應有點慢,但是做事還是非常可靠的。

比南京僭朝那幫蠢豬強上萬倍了,又有於謙看護著,陳汝言行無差錯,朱祁鈺也沒有罷免他。

但是陳汝言不僅要讓賢,還要參贊軍機,前往平叛。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江侍郎以為如何?”

江淵有點呆滯的看著陳汝言,他雖然一直想把陳汝言拱掉,但若是陳汝言無差錯,這個時間得論年了。

陳汝言卻直接讓了。

江淵在這種情況下,眼神流轉,站直了身子,頗為硬氣的說道:“臣卻之不恭!”

拒絕了反而顯得不尊重奉天殿公器了,不尊重陛下之公心,不尊重陳汝言讓賢之舉了。

朱祁鈺看向了陳汝言說道:“嗯,陳愛卿既然主動請命,就掛兵部左侍郎印,參贊楊俊軍務吧。”

楊俊一聽這話,面色古怪的站出來說道:“陛下。”

雖然陳汝言讓賢了,但是讓一個兵部尚書參贊自己軍務,他壓力也有點大。

他的參贊軍務是當初配合極好的兵部右侍郎吳寧,若非刑科給事中林聰還在河套,他更希望是林聰。

這也是符合他四勇團營的地位,讓兵部尚書給他參贊軍機,這麽大一尊佛,他可惹不起。

當初於謙以兵部尚書、少保,總督征虜軍務,石亨掛的是征虜將軍印。

陳汝言再差勁,那也是大明實權的兵部尚書,又不是掛名。那關系人脈,遍布朝野上下,能力雖然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余了。

這陳汝言只從能力論,在南京僭朝,不撈個咨政院大夫,說不過去的。

楊俊不樂意了,這內臣監軍、文官總督,三方制衡,一方太強勢了,反而不利於行軍打仗。

朱祁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點頭說道:“朕明白了,那陳愛卿,先參贊武清侯軍務吧。”

石亨領命,他無所謂,陳汝言官再大,還有於謙官大?

胡濙嘆服,站了出來俯首說道:“書曰:推賢讓能,庶官乃和。臣為陛下賀,臣為的大明賀。”

距離上一次讓賢,還是上一次。

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胡濙想了半天,這種事真的少見。

尤其是這大明朝堂上,他也呆了四十多年了,大明的官場一個坑三個人等著,為了這權利地位,恨不得打的肝腦塗地。

看江淵那如同餓狼一樣的模樣就清楚了,一旦資歷夠了,那就是恨不得把前面的人給拱了去。

陳汝言再差勁兒,這不是有於少保兜底嗎?

但是陳汝言今天讓了。

陳汝言自己也松了口氣,俯首說道:“君不用賓相而得社稷之聖臣,君之祿也;臣見賢而讓之,臣之祿也。今君既得其祿矣,臣亦得其祿矣,臣謝陛下隆恩。”

陳汝言這番舉動是很冒險的,如果陛下不肯,他只能稱病、致仕、不上朝、逃跑了。

公孫支當初讓賢,可是讓了三次,差點亡命天涯,才讓出去上卿的位置。

陛下要親征了,陳汝言在忙完公事之余,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若是大明再出現四禍齊出,他這個兵部尚書有沒有那個能力,力挽狂瀾?

他知道自己不能,但是江淵還有那麽點可能。

他想了許久,輾轉反側,終究是做了這個艱難的決定。

幸好事情圓滿的解決了。

朱祁鈺很是欣慰,再看陳汝言笑著說道:“陳愛卿歸班便是,好,很好。”

朱祁鈺高興嗎?當然高興,他連稱呼都變成了陳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