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3/3頁)

大明擁有此時世界上最精密的政府機構,這是草原人所不具有的。

瓦剌、韃靼、兀良哈人,曾經擁有不算精密的政府機構,但是他們軍事失敗,導致政治失敗,喪失了這種輔助能力。

這是大明的優勢。

但是當初朱祁鎮帶著大明軍出塞作戰,從親征敕諭到親征開拔,僅僅用了五天的時間,實在是,不是一個蠢字可以形容。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群臣見禮。

朱祁鈺伸了伸手說道:“安,坐。”

於謙有些坐立不安,他左右看了看,最終還是決定由自己,這個陛下最信任的臣子探尋大皇帝的意志。

他探著身子問道:“陛下,臣僭越,陛下這次打算親征嗎?”

這是一個必須要確定的問題。

大明現在承受不起第二次皇帝被俘了,如果真的請朱瞻墡入京做皇帝,各地的藩王立刻就會揭竿而起,到時候大明再次面臨亡國四禍並起。

朱祁鈺搖頭說道:“朕還要住持殿試呢,親征難道讓士林跑到點將台奏對嗎?還是殿試不舉行了?”

於謙重重的松了口氣,如果皇帝被俘了,他就沒有什麽可以為陛下兜底的手段了。

於謙已經預期到了最壞的結果。

如果當然僅僅是如果,瓦剌人請了天兵天將,在集寧,把大明軍揍的一敗塗地,他也可以調動京畿的義勇團練,再打一次京師之戰。

畢竟已經打過一次了,經驗豐富,也很熟練。

等打完京師之戰,陛下把他推出去一砍,就說打集寧都是於謙蠱惑,於謙擅權,鼓動出兵的是於謙,出謀定策的是於謙,連總督軍務也是於謙,那砍了他,也算是對天下的交待。

天下太平。

自古以來,不都這個套路嗎?

於謙有心理預期,但是陛下一旦親征,被俘了,那他也徹底沒招了。

從襄陽府請朱瞻墡進京也得三四個月的呢,那還得的襄王肯來。

襄王肯來嗎?那必然不肯,來京時送死嗎?

人家襄王是個大明白,又不是蠢貨。

陛下不親征,是京營出塞作戰練兵,這個結果讓六部尚書互相看了幾眼,大家都松了口氣。

皇帝不被俘,大明有的是辦法慢慢收拾瓦剌人,大明有這個底蘊,只要把瓦剌人拖入比拼國力的深淵,瓦剌人必死無疑。

“陛下,臣惶恐,瓦剌是一個西起天山,東至大鮮卑山的對手。”

“雖然他們人丁不夠興旺,但是縱深很大,臣以為滅掉瓦剌,尤其是已經逃到了漠北和林的瓦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攻伐的。”於謙繼續說道。

首先,他要和陛下確定另外一件基本事實。

那就是戰爭,從來不是短促的,也不是唯一的一擊,就可以把敵人徹底消滅。

漢滅匈奴、唐滅突厥、明數次攻伐北元,滅其王庭,都不是一次兩次作戰,而是持續了無數次,持續了無數年。

曾經的蒙古帝國,後來的北元,都是極其強大的對手,以太祖高皇帝的開辟之功的神武、太宗文皇帝親自上陣殺敵的勇武,都未曾一戰滅敵,他不希望陛下犯下致命的錯誤。

於謙可以為陛下兜底,給天下人一個交待,但那之後呢?大明中興之路,又如何談起呢?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這次只是打集寧,恢復洪武、永樂年間的舊軍屯,加強對河套地區的控制。”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一番,他也理解了於謙的擔憂,笑著說道:“朕投入五百萬銀幣的米粱、軍備、犒賞、軍費,是不想輸而已,又不是要滅瓦剌。”

於謙再次長松了一口氣,陛下在講武堂坐了這一年多,沒白坐。

至少現在的陛下,沒有當初的稚嫩感。

彼時,瓦剌圍困京師,在四大亡國之禍齊出的時候,陛下還想要出塞追擊,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讓於謙頗為擔心,陛下會犯錯。

但是自始至終,陛下都沒有犯錯。

大明大皇帝陛下,真是越來越穩健了!

無數事實證明,大明皇帝陛下強無敵,大明自然天下無敵!

這也是大明的一般公理。

“那麽朕要的東西呢?都準備好了嗎?沒有人罵朕亡國之君嗎?”朱祁鈺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