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2/2頁)

“那為什麽朝臣們還要鼓動加強海禁,不得南下,最後一次大明南下萬裏海塘,是在什麽時候?”朱祁鈺仿若是在自問自答。

金濂低聲說道:“宣德五年,先皇帝令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宣揚國威,宣德九年,南京守備太監王景弘帶著蘇門答臘國王的老國王弟弟哈尼者罕,回到京城。”

“當時蘇門答臘國王老邁,哈尼者罕想要兄終弟及,先皇帝令老國王的子嗣繼位。”

“這是最後一次了。”

哦,正統年間徹底停止了南下西洋諸事。

這就是很合理了,朱祁鎮做出什麽來,都不稀奇咧。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看著窗外的月朗星稀,大明最後時候,貌似是窮死的吧。

金濂忽然行了個稽首禮說道:“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講。”

金濂其實之前一句焚通州糧,惹得朱祁鈺對他非常不滿,好好的糧食,怎麽能燒掉呢?

雖然後來誤會解除,朱祁鈺沒有拿著這件事說。

但畢竟金濂給新皇帝留下了極差的印象,所以他現在是能少說話就少說話。

“講,無礙。”朱祁鈺點頭說道。

金濂目光如炬的說道:“陛下!鄭和七下西洋,宣揚武功,清理海盜,打通商路!如此龐大的、穩定的、繁榮的海上朝貢體系停止了。”

“但是停止了官營商路之後,我大明豆蔻、沉香、胡椒等物,並沒有飛漲,也沒有供不應求,而是非常穩定。”

“那必然是有人在經營著前人遺澤的商路,居中牟利。”

“太宗文皇帝留下的商路,被人僭越篡奪了,而朝中有人在為他們說話,阻攔官營商路。”

“而倭寇屢剿屢勝,卻是如同離離草原,春風吹又生,臣以為這其中必然有所牽連。”

金濂說完之後,便默默的不再說話,官營停止了,那自然是民間商船往來頻繁。

而倭寇大明一直在剿,但是越剿反而越猖獗,站在倭寇背後的到底是什麽人?

這是金濂的提問,而不是彈劾。

這是陛下要思考的問題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太宗文皇帝留下的這條海上商路,並沒有在停止下西洋之後,崩潰掉,而是是一些人吃的滿嘴豬油。”

翻譯翻譯,就是造富神話嘛。

這就簡單極了,朝堂上有人在替這些吃的滿嘴豬油的家夥說話。

朱祁鈺回頭看了看皇宮,看了看吱吱呀呀關閉的內承運庫,大明最起碼,不可以窮死。

大明皇帝手裏沒有錢,就像是各地的知府、知縣事們,為了完成稅賦,不得不有求於當地縉紳們,說話自然不硬氣。

為何大同知府霍瑄能支棱起來?

石亨在大同的時候,補齊了一部分的稅賦,霍瑄當然可以不看縉紳們的臉色。

大明皇帝沒有錢,怎麽可能支棱的起來呢?

朱祁鈺忽然想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為了兩百萬太倉銀,和朝臣們斷斷續續的吵了五六年的時間,都沒吵贏,最後只拿到了二十萬兩,還被海瑞指著鼻子罵:嘉靖嘉靖,家家幹凈。

朱祁鈺反復的思考著大明海貿應當如何再次振興。

錢袋子這種事,就像男人的蛋蛋一樣,必須要自己拿著才能安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