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三,才是皇位最合適的人選。

出了殿門, 皇帝還朗聲吩咐道:“勤政殿所有侍衛、宮人,今夜聽令琰王。”

謝堯臣愣愣的看著皇帝披著外套, 步伐矯健離開的背影, 久久不能回神。

半晌之後,他似是反應過來什麽,從後殿奪門而出,厲聲喊人:“來人啊!走水了!走水了!”

之前想, 只要能攔住恭郡王的人, 救下父皇, 燒了勤政殿也沒事。但現在, 父皇居然沒事, 他怎麽能為了攔恭郡王,燒了勤政殿?

大批的宮人提著水桶朝勤政殿聚集而來,宮內潛火兵也全部出動, 帶著雲梯、水囊、唧筒匆匆趕來。

整個寢殿的門窗已經全部燒著了起來, 恭郡王以及他帶著的禦林軍, 看著眼前的火勢,緊緊抿著唇,胸膛大幅的起伏著,滿臉皆是怒意。

琰王居然放火!他居然敢放火燒勤政殿?

不得已,恭郡王只能先暫且帶著人參與救火,眾人合力, 很快, 勤政殿寢殿的火便被撲滅了先去, 但是一排門窗, 以及屋檐, 已然被燒得七零八落, 烏漆墨黑。

謝堯臣這才帶著一眾方才參與救火的勤政殿侍衛,從寢殿中走了出來。各個臉上、衣上多少都沾著點黑灰,恭郡王等人亦不例外。

一見謝堯臣,恭郡王滿心裏的怒意再也壓制不住,目眥欲裂,厲聲斥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放火燒勤政殿,是棄父皇的安危於不顧了嗎?”

不等謝堯臣說話,恭郡王掃一眼謝堯臣身後的勤政殿眾侍衛,跟著厲聲罵道:“你還敢說你沒有借父皇病重謀逆之心?將這大逆不道之徒拿下!救陛下!”

話音落,跟著恭郡王的那批禦林軍,全部持兵器朝謝堯臣沖來。謝堯臣和勤政殿眾侍衛自然不懼,立時上前,同恭郡王的人,在殿門外廝殺成片。

勤政殿這麽大的動靜,自是驚動了後宮,六宮各處殿門緊閉,嬪妃們瑟縮不敢外出,著實不知陛下病重,這兩個皇子會鬧出什麽事來,許是明日晨起,這京城就會變了天。

唯有賢妃宮裏,宮門大開,她扶著宮人的手,站在宮門處,焦急的等著勤政殿的消息。她人早已不似當年風華絕代,面容中多了些老態,眼神裏也多了難言的疲憊。

不多時,正見自己宮裏剛才派出去探查情況的太監,匆忙跑回,賢妃眼前一亮,忙朝他看去,滿眼期待。

待那宮人進宮,賢妃都顧不上叫他行禮,緊著問道:“勤政殿情況如何?老三可有事?”

那太監慌張回道:“大事不妙啊娘娘,恭郡王言語間提及琰王借陛下病重謀逆,要借此拿下琰王,勤政殿已經打起來了!”

賢妃聞言大驚,眉峰緊鎖,呼吸急促,急道:“陛下呢?陛下可還在勤政殿?他醒了嗎?”

太監回道:“勤政殿著火後陛下就醒了,臣方才隱約瞧見,陛下同福祿公公等人,朝儀貴妃宮裏去了。”其實他看見皇帝出來的時候,著實奇怪了下,不是昏迷不醒嗎?怎麽看起來步伐倒是矯健。

賢妃驟然松了口氣:“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說話間,賢妃已扶著宮人的手大步走出宮門,匆忙往榮儀宮的方向而去。

走在宮道上,賢妃在衣袖中緊緊攥著兒子留下的書信,眼眶逐漸泛紅。

她的兒子被流放會寧府,一路上是靠老三暗中護著,一家人才平安無恙。到了會寧府後,也多虧了老三送銀票,兒子走後,她的孫輩們如今才能有衣食不缺的平靜生活。

兒子離世,她這輩子已是沒有指望了,但兒子留下的信,她必須得親手送到皇帝手上,絕不能叫老三出事,這是兒子臨終前最後的囑托。只有最後登基的人是老三,她往後的日子,還有遠在會寧府兒媳、孫兒、孫女們的日子,才會好過,才能平安無憂。

可偏偏這老三不著調,陛下選他嗣位的可能極低,今夜又被恭郡王誣陷,無論如何,她得先保住老三的命!只有人活著,才會有希望。

賢妃到了榮儀宮外,正見殿門緊閉,勤政殿眼熟的太監,也守在宮門外。

一見賢妃上前,眾太監出手,將賢妃攔下,肅然冷聲道:“娘娘,陛下現在不見任何人。”

而此時此刻,皇帝正坐在榮儀宮院中貴妃榻上納涼,手裏拿著魯班鎖,陪懷裏的謝澤玩兒。

儀貴妃就陪著坐在皇帝身邊,而宋尋月則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她看著毫無病態的皇帝,壓著心中的好奇,強自撐著面上的笑意,強裝淡定的陪皇帝和儀貴妃逗孫子。唯有一點心間無比安慰,皇帝既然沒事,那麽謝堯臣在勤政殿,必然也會沒事。

賢妃見自己進不去,也不耽擱,提裙便直接跪在了榮儀宮宮門外,她望向那漆紅的宮門,朗聲陳情道:“陛下!臣妾賢妃,今夜願以性命擔保,琰王絕不會做出謀害陛下的事!他絕不會大逆不道!陛下,琰王無心皇位,借陛下病重謀逆實為奸人栽贓陷害,琰王重情重義,絕不會傷及自己父親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