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我發誓,我絕對做個無欲無求的王爺!

不多時, 司天監便進了勤政殿,跪地行禮。

皇帝擡手免了他的禮, 直起腰身, 在書桌後的椅子上坐好,問道:“近來天象可有異變?”

司天監行禮道:“回稟陛下,未見異變。”

皇帝聽罷唔了一聲,輕撚手中念珠, 心下琢磨著, 若老三這胎, 當真是祥瑞之子, 想來出生時, 還會有異象出現。

這個孩子究竟值不值得他這個皇祖父期待,待十二月便能見分曉,若除了金龍托夢, 紫微星閃耀之外, 還有其他異象, 便證明這孩子確實了不得,他得格外重視起來!

念及此,皇帝對司天監道:“近幾個月好生留意著,如有任何異象,即刻向朕稟報。”

司天監行禮應下,皇帝揮揮手, 示意司天監退下, 隨後捏了捏眉心, 見今日桌上折子處理的已是差不多, 便起身對福祿道:“去榮儀宮。”

從前他不喜儀妃, 美雖美, 但總覺呆板蠢笨,甚是無趣,可近來他因老三的緣故,常去榮儀宮,卻發覺年紀大了,倒是儀妃這般沒什麽復雜心思的相處著輕松。

老三小時候見她蠢笨,只覺生氣,可如今,許是上了年紀的緣故,包容心更強,反而覺得挺有趣,時不時還能笑話她幾句,她多半還不能及時反應過來,懵懂茫然的神色,瞧著心情甚好,且儀妃生的美,看著她能多吃幾口飯。

福祿屈身應下,陪著皇帝一道出了勤政殿。

謝堯臣同宋尋月,十月中至靜江府地界,靜江府在南方,這個時節,京裏天氣已經涼下來,但靜江府此時溫度卻最是怡人,宛若晚春時節,既不酷熱,亦不寒冷。

夫妻二人到了靜江地界後,沒著急進主城去魏家,而是先在靜江府附近各處遊玩一圈,於十月十八,這日上午,自漓江乘船至靜江府主城外碼頭。

船已靠岸,一眾婢女小廝都在忙著搬行李,而宋尋月和謝堯臣尚在船艙裏,正在給謝堯臣更衣系腰封。

如今宋尋月肚裏的孩子已八個月,肚子已是很大,低頭完全看不見腳尖,這些時日鞋襪都是謝堯臣幫她穿。

但許是她本身比較瘦的緣故,再加上女醫照料的好,她又和謝堯臣一直在外,活動比較多,她的孕肚,倒比尋常常見的八個月要小一些,身形毫無臃腫之感,瞧著甚是康健。

自半年前在蒲州,他們夫妻二人被路人圍觀後,二人的衣著便換樸素了些,多選方便行動的勁裝。

宋尋月裙上著一件顏色素雅的對襟開衫,謝堯臣則穿了好幾個月精幹的武服,多為玄色,衣擺只到膝蓋,足蹬長靴,發上鳳尾冠,也換成了簡單的銀冠,發未挽髻,而是一個馬尾從銀冠裏順長垂落,比起從前的貴氣,這些幾個月,反而更多了幾分落拓不羈的少年氣。

但今日宋尋月沒給他拿武服,而是選了一件黃白遊色的圓領袍,上有雲紋暗紋,衣領及袖邊處繡朵朵金菊,穿在他身上,宛若話本裏的金陵才俊,冠亦換了金冠,雖同樣貴氣,但比起他常用的鳳尾冠,還是低調不少的。

今日要去外祖家,他倆也不能穿得太樸素,宋尋月邊給他系腰封,邊問道:“外祖父和外祖母年紀大了,舅舅和表哥都不在,咱倆要去的事,可不可以不提前跟他們說?如今你是琰王,若是提前知道你要去,他們怕是要準備很多東西,勞累。”

謝堯臣聞言失笑,他的王妃雖和他親密無間,但從不會因熟失禮。這與彼此關系好賴無關,而是有分寸感的人,無論何時都是如此。特意詢問他可不可以,怕是擔心貿然前去,魏家全無準備,他會覺得被怠慢。

謝堯臣寬慰她道:“無妨,靜江府祝東風掌櫃,已經在魏家隔壁買好宅子,修整好了,魏家有沒有準備不要緊。”

他在靜江府買宅子,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租住,主要是考慮三個方面的緣故。

一來,他們要在靜江府呆好幾個月,從現在開始,至少要呆到孩子百天,尤其這期間宋尋月還要生產,自己花錢買下的宅子,不受任何制約,他更放心些。

二來,到底是宋尋月外祖家,且宋尋月本人都與他們多年未見,不知相處是否得宜?且他們帶的人又多,現在再加上找好的奶娘、接生婆以及從京裏調來照顧孩子的人,足有六十多人,魏家怕是住不下。

三來,他這身份,若住在一起,沒得讓二老行立坐臥都要緊守規矩,行止戰戰兢兢,倒不如白日去魏家,或者魏家人過來,他倆每晚回自己宅子,他們也能安生些。

宋尋月正好已給他系完腰封,拉起他的手臂,打量一圈瞧瞧,擡頭看向他,沖他抿唇一笑,點頭道:“嗯,那我們這便進城,去外祖家。”

“好。”謝堯臣伸手,一手攬住她肩,一手伸過去扶她手,同她一道出了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