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顧希文怎麽變蠢了呢?

謝堯臣面露不解, 腦袋微側,問道:“什麽大事?”前世這個時候, 端順王府可沒發生什麽要緊事。

宋尋月同樣看向張立, 在她的記憶裏,端順王府發生的最大的一樁事,也就是謝堯臣下毒那樁事,現在會發生什麽大事?

張立行禮道:“今晨早朝後傳來的消息, 說是端順王今日早朝呈上一本《治國論》, 得陛下盛贊, 譽其為大魏傳世之作。”

張立語氣抑揚頓挫, 跟著道:“最要緊的是, 陛下於早朝之上,連嘆大魏後繼有人,當即便令其監國!”

因端順王而嘆大魏後繼有人, 這句話可不簡單, 畢竟已封太子, 陛下又贊另一個皇子為大魏後繼之人,陛下絕不可能不知道這句話中的分量,再看其後續命其監國,分明已有改立太子之心,這是已經昭告天下端順王已被其納入嗣位的考慮之中,令其監國, 分明就是考察。

這《治國論》究竟厲害在哪裏?竟能讓陛下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

謝堯臣和宋尋月卻齊齊愣住, 二人心間同時驚訝不已:《治國論》什麽時候成端順王之作了?

那不是顧希文的心血之作嗎?

謝堯臣還是不信, 恍然以為自己聽錯了, 眼睛飛速眨了兩下, 側耳再問:“你說什麽?端順王呈上一本《治國論》?他寫的?”

宋尋月亦萬分疑惑的看向張立, 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她前世嫁過顧希文,親眼見過顧希文寫《治國論》,絕對可以確定,《治國論》是顧希文寫的書,絕對絕對和端順王沒有半點幹系!

張立茫然回道:“是啊,確實是端順王所寫,但是端順王說,因各種原因,《治國論》未完,他還需要些時間,方能將其寫完。”

宋尋月這才想起來,前世這個時候,顧希文的《治國論》確實沒有寫完,他是直到春季高中之後,又過了幾個月,方才寫完的。

不對勁!《治國論》出現在端順王手裏頭,絕對不對勁!她得查查這到底是什麽回事?

念及此,宋尋月轉頭對謝堯臣道:“既然你有事要忙,我再回去歇會兒,等你忙完來找我。”

畢竟涉及前世之事,謝堯臣也正打算找個借口支開宋尋月,便點頭道:“成,我等下來找你。”

說罷,帶著張立和辰安去了書房。

宋尋月目送謝堯臣離開,忙伸手拉住星兒的手,將其拉到一邊,低聲在她耳畔道:“你現在離府,去我的宅子裏,找鐘年,叫他帶人去查查,看看顧家發生了什麽事。”

星兒點頭應下,即刻離府。

宋尋月不禁蹙眉,在原地緩緩踱步,神色間有些擔憂。這《治國論》厲害著呢,前世便深得陛下喜歡,因此對顧希文格外看重。可這本書,怎麽會到了端順王手裏?還成了端順王寫的?

以陛下對《治國論》的看重程度,想來自此之後,必然會很重視端順王,但謝堯臣未來還會想著弄死他。這可如何是好?謝堯臣這勁敵,一下比前世強了百倍不止,未來謝堯臣若是妄動,一旦還像前世一樣失敗,日後可還會有他們夫妻好果子吃?

這些念頭往腦子一過,宋尋月只覺腦仁疼。

沒法子,先查查《治國論》怎麽到了端順王手裏,等弄明白之後,叫鐘年安排人,盯緊謝堯臣的人!她可不敢動端順王,但她必須阻止謝堯臣!

謝堯臣帶著張立和辰安進了書房,叫二人將門關好,再次看向張立問道:“端順王真的說《治國論》是他寫得?”

張立再次面露茫然,這件事王爺到底在懷疑什麽?不解點頭道:“是啊,今日此書在早朝引起轟動,想來要不了幾日,就要刊印廣傳。”

嘶……謝堯臣蹙眉,還真是和前世顧希文呈上《治國論》後的盛況一樣。但此次不同的是,《治國論》未完,這就很有意思。

可今生《治國論》怎麽會變成他二哥所寫?莫不是顧希文投靠了二哥?

念頭剛落,就被謝堯臣自己否了,以顧希文前世展現出來的才華和能力,他絕不可能如此短視,放著光明坦途不走,跑去做他二哥的爪牙。那《治國論》是怎麽到端順王手裏的?

念及此,謝堯臣對辰安道:“給暗衛傳話,叫他們今日去顧家周圍走動走動,就我那連襟,查查顧家最近發生了什麽事,再查查顧希文這些時日都接觸了些什麽人。”

張立聞言愣了愣,以為自己聽錯了,試探著提醒道:“王爺,國本可能要動,您那連襟的家事,若不然放放?”

都命端順王監國了,若國本動搖,他們王爺必須得再想出路,否則日後若是端順王繼位,他如何自處?怎麽能在這種時候,還想著王妃家裏那點事呢?

謝堯臣聞言一眼橫過來,一臉的不耐煩,蹙眉道:“本王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