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她好像被占了便宜,但是又找不到證據。

塞完避火冊子, 寄春認認真真的將宋尋月的衣服疊平整,好生放在小櫃上。

做完這一切, 寄春面上神色終於松快下來。她兩手交疊平放於腹前, 腰背亦隨之挺直,看著小櫃上自己的傑作,面上笑意得意又充滿期待!

就等王妃來了!

然而她沒注意到的是,她所在房間盡頭的窗戶, 被人推開了一條細縫, 外頭廊上, 正有一個太監, 手裏拿著掃帚, 偷摸往裏瞧,將她的所有動作盡收眼底。

那太監直到寄春離開,轉身整理首飾, 確認她再無其余動作, 方才悄然關上窗, 疾步離去。

皇後年紀大了,做馬車過來後,未著急入席,而是同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先在自己更衣的房裏喝茶小憩。

太子起身對皇後道:“母後,父皇已經入席, 兒臣先過去, 您等開席再過來。”

皇後抿了口茶, 擡頭對他道:“你也稍等片刻, 太子妃先帶著兩個孩子入席去吧。”

“是。”太子妃起身, 喚過兩個兒子, 一同離去。

太子妃前腳剛走,方才盯著寄春的那名太監後腳便著人通報,進來。

來到皇後面前,太監行禮,皇後放下手裏的茶盞,看向那太監問道:“弄清了?拿的是什麽?”

太監頷首,回道:“回皇後娘娘的話,那婢子懷裏揣了本冊子,跟寶貝一樣護著,進了琰郡王同琰郡王妃的房間後,她便將那冊子塞進了琰郡王妃的衣服裏。”

“冊子?”皇後著重咬著這兩個字,太子亦是面露警惕。

皇後面上神色愈發難看,之前她吩咐送禮那次,琰郡王府便是送了一本冊子。

引得陛下歡喜異常,還對琰郡王另眼相待。而她至今都不知道那冊子的內容。

皇後面上神色愈發不好看:“究竟是個什麽冊子,值得他們夫妻二人翻來覆去的擺弄?陛下竟也那般喜歡。”

太子面上疑色深深,蹙眉道:“沒想到又是本冊子。這些年三弟不著調慣了,兒臣一直覺得三弟不足為懼,但上次那本冊子,顯然深得父皇歡心,便是兒臣,也未曾叫父皇那般歡喜過。許是真如母後擔心揣測的那般,三弟紈絝是假,韜光養晦是真。”

太子重嘆一聲,接著分析道:“上次那本冊子,已是弄得人盡皆知。若三弟聰明,再送冊子,必然會背著人送,今日那宮女鬼鬼祟祟,如今又將冊子塞進三弟妹的衣服中,想來就是要等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時候,由三弟妹帶出去,再呈給父皇。”

“哼……”皇後一聲冷嗤:“當真好盤算,若非咱們謹慎,這次豈非又要叫老三得逞?”

皇後低眉思索半晌,沉聲道:“斷不能叫老三如願!”

皇後再次看向那來傳話的太監,吩咐道:“等開席後,想法子將他們屋裏的婢女引走,將那冊子取來。本宮倒要瞧瞧,老三到底是給陛下下了什麽蠱?”

太監領命而去。

皇後約莫又歇了一刻鐘,身邊的徐文昌便來傳話,說讓皇後準備入席,皇後便同太子一道,往金明池高台而去。

此時此刻,金明池高台之上的閣樓裏,皇家親眷皆已陸續入席,皇帝同皇後上首而坐,而下首兩排,一面坐著皇帝嬪妃,一面則是皇帝的兄弟姐妹,上一輩的親王、長公主,以及皇帝的皇子帝姬。

按長幼之序排下來,謝堯臣和宋尋月,正好坐在中間,右邊分別是端順王及王妃,太子及太子妃,太子再往前,則是上一輩的親王、長公主等人。

宋尋月還未見過皇家這些人,唇邊含著得體的笑意,有意無意的留心觀察。

半晌後,宋尋月的目光,落在妃嬪上首第一位那位妃子身上,她看起來只有三十四五的模樣,衣衫首飾上的紋樣,雖不如皇後般尊貴,但周身打扮之用心、華貴,卻反而比上了年紀的皇後更惹人眼,甚是貴氣,眉宇間頗有些倨傲,時不時同皇帝隔桌說話,笑意隨性大方,眼可見是寵妃。

宋尋月正瞧著,一旁的謝堯臣手底下剝著一枚金桔,忽地道:“賢貴妃,端順王之母。”

宋尋月轉頭看向他,隨後道:“哦,原來這位便是賢貴妃,不成想竟這般年輕。”前世聽說過,很受寵,有協力六宮之權,素來同皇後爭鋒相對。

謝堯臣冷嗤一聲,道:“保養的好罷了,四十多了。”

宋尋月不禁驚嘆,原來都四十多了,看著竟然才三十四五的模樣。她不自覺摸了摸自己的臉,也不知賢貴妃用了什麽保養法子,能不能打聽到,她四十多歲的時候,若是還能有這般模樣,那她做夢都得笑醒。

謝堯臣似是瞧出了她的心思,語氣間很是不屑,對她道:“羨慕什麽啊?瞧著是好,但這不能吃,那不能喝,每日十二個時辰,四個時辰睡覺,剩下八個時辰,六個時辰花在臉上,剩下兩個時辰照鏡子,有什麽可羨慕的?生老病死自有規律,那大把的時間花在快樂上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