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陸書瑾啊,你要是個姑娘該有多好。”

陸書瑾與梁春堰並沒有留在葉府用膳, 在午膳開始前,二人又從側門離開了葉府。

她坐上馬車,回了小宅院之中。

雖然小宅院遠遠及不上葉府的龐大,但即便是這二進門的院落, 仍讓陸書瑾覺得空曠, 她將門落鎖的時候想著, 是不是該去雇幾個家丁和丫鬟來, 填一填這宅??x?子的孤寂。

她回到房中先是點燃了房中的暖爐,將外袍脫下來換上較為舒適的棉衣, 坐在暖爐旁邊的地毯上, 摸出了一方錦帕和赤色長纓。

陸書瑾原以為蕭矜當真如此冷漠絕情,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 即便是她與蕭矜在入仕途之事上發生了爭執, 過往那些相處的情誼還是存在的。

至少在陸書瑾眼睛裏落進粉末的那一會兒,蕭矜是有些在乎她的。

他大抵是還在生氣, 氣陸書瑾執意不參加科舉, 不入仕途。

或許有朝一日,陸書瑾可以穿著漂亮的衣裙堂堂正正地站在蕭矜的面前,告訴他自己是個姑娘, 向他解釋自己不入仕途的真正原因。

但不是現在。

她嘆一口氣,已不打算將長纓歸還,而是繞著自己的左手腕一圈圈纏上去, 最後打了個小結。赤紅的金絲長纓就這樣纏在了白嫩的皓腕上, 乍一看倒像是珊瑚珠串,有一種別樣的好看。

她將衣袖拉下來, 遮住了手腕, 而後起身前去準備中午的膳食。

陸書瑾雖然廚藝不精, 但是她吃得了苦,有時候一碗清水面條,她都能吃得幹凈,填飽肚子為主。

不過這樣的日子長久過下來也不是辦法,陸書瑾就挑了個晴朗日子去找了人伢子,買了兩個會做飯且手腳利索的丫鬟,還有兩個家丁,負責守門。

丫鬟年歲都不算太大,一個十七歲,一個才十四,都是家中窮苦出來討口飯吃。

大的那個喚大丫,小的叫三娃,都沒有正經名字,陸書瑾哭笑不得,也不好給別人取名,便用春桂寒梅暫代二人姓名。

春桂的廚藝好,至少不用讓陸書瑾再吃清湯面條了,寒梅性子也活潑,幾日的相處下來,她與陸書瑾越發熟悉,經常站在窗邊與她說話。

陸書瑾不準許她們進自己的房間,一些細小的雜活還是她自己收拾。

葉芹來得也勤快,經常會從街上買些好吃的東西或是有趣的玩意兒,獻寶似的給陸書瑾。

她學字也越來越順利,從一開始的反復記反復忘,到後來能夠通順地讀下一篇幼兒所讀文章,雖說這進步對正常人來說不值一提,但對葉芹來說確實是巨大的進步了。

葉芹為此高興了很久。

臘月中旬,大雪降落在雲城,陸書瑾揣著雙手站在檐下觀雪。

春桂貼心,取了門口掛著的披風給她披上,說道:“天寒地凍,公子當心著涼。”

陸書瑾道了聲多謝,忽而想起去年臘月的第一場大雪。

那會兒的她尚沒有被姨母訂下婚約,所住的地方也沒有這樣寬敞的屋檐,想要看雪就必須站在雪地裏。

被姨母指派來的丫鬟並不是個好相與的性格,大多時間她都不怎麽管陸書瑾,平日裏只負責送飯和洗衣。

見陸書瑾站在雪中,那丫鬟就道:“姑娘還是快些進屋去吧,免得凍涼了無藥可吃。”

陸書瑾還是堅持在雪地裏站了會兒,才回到了冷如冰窟的屋中,其實對於她來說,屋裏屋外的區別倒是不大。

那個時候的陸書瑾煩惱沒有寬敞的房間,暖和的被褥和更多能看的書。

而現在這些她都有了,卻也有了別的煩惱。

果然人不管處於什麽環境,煩心事永遠不會消失,像是秋季的落葉,掃去了之後又會落下新的。

不過陸書瑾還是感慨道:“日子總是越過越好。”

臘月二十往後,就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尋常人家開始做饃曬肉,儲備一些過冬吃的食物。

但陸書瑾不會那些,可這是她離開姨母徹底自由之後的第一個春節,她非常重視,於是學著別人的模樣去買些年貨。幸好有春桂同行,在旁邊給了不少建議。

陸書瑾見她與春梅身上還穿著打過很多補丁的老舊衣裳,便給二人也買了一身新衣裳,畢竟新年穿新衣。

葉芹從臘月二十往後便不再來了,約莫家中限制了她的行動。

臘月二十五小年夜,春桂和寒梅努力整了一桌豐盛的晚餐,三人也沒什麽主仆之分,一同坐在桌上吃了這頓飯。

臘月二十七,陸書瑾又去了一趟張月川的鋪子。

這是她年前最後一次交貨了,下一次交貨日期定在正月十五過後,期間陸書瑾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她背著字畫剛進門,就聽見裏面傳來了叫喊的聲音,放眼一看張月川正站在櫃前與一個男子爭吵。

“這位大哥,我們當初定好的日期就是正月十七,你現在向我要,我也給不了你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