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吵架

一個認識的人, 能拉近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這話是有道理的。

雖然蘇婷和段曉蘭認識已經有一段時間,而且她們和段曉英之間的關系都不太好, 但得知對方認識段曉英後, 她們關系的確親近不少。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

哦,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這句話用在蘇婷和段曉蘭身上正合適。

雖然蘇婷和段曉英算不上敵人,但她們之間的關系的確算不上好, 她也不太看得上這人。段曉蘭就更不用說了, 她跟段曉英家裏是真有仇。

段曉蘭和段曉英是堂姐妹,她爸是家裏長子,段曉英爸爸是家裏老幺。

因為爺奶去世得早,段曉英爸爸可以說是段曉蘭爸爸一手拉扯長大的,只是誰也沒想到, 他養出了個白眼狼。

段曉蘭十五歲那年,她爸出意外去世了, 家裏就她一個閨女。

在農村,一個女人單獨生活是很難的,特別是她還沒成年,家裏有錢有房子,圍著虎視眈眈的人不少。

她爸死後叔嬸沒有立刻露出真面目,那會兩家關系很近,她嬸子還讓她到他們家湊合吃飯。

每次吃飯,她嬸子都要跟她說一說周邊大隊孤女獨住出事的消息, 提點她注意安全。當時她也傻, 被叔嬸對她的關心感動到不行, 壓根沒想到他們早就打上了她家房子的主意。

她嬸子提點了一段時間後, 有天晚上她在家裏睡覺,半夜突然聽到外面有響動,趕忙下床去堂屋看情況。

這一看,她就嚇了一跳,有人從門縫裏塞了把刀進來,在刮她家堂屋的門栓。

當時她嚇得腿都軟了,但更怕人弄開門栓進來,趕緊撲上去將刮到快掉的門栓塞回去,並擋上了門喊:“來人啊!有賊啊!”

門外的人聽到聲音,刀一抽就跑了。

因為她喊得太大聲,當時住兩邊的人家都聽到了,隔天她嬸子就過來,讓她收拾東西住到他們家去,說這邊的房子先封著,等以後她結婚再說。

雖然她不敢一個人在家裏住,但她也不想住到別人家裏去,哪怕是親戚,更何況她叔家裏房間也不富余,她堂妹十多歲了還跟叔嬸住一屋呢。

所以商量後的結果,是她叔嬸跟堂妹一起搬到她家來,她叔嬸住到他爸媽睡覺的主屋,而她堂妹跟著她一起睡。

後來段曉蘭再回憶起這些事,就知道自己這步棋走岔了,她這是引狼入室。

住到她家頭半年,她叔嬸對她還行,只是她堂妹很煩。

她爸小時候在鋪子裏做過事,能認字,算盤打的也還行,建國後憑此當上了大隊會計。又因為家裏只有她一個閨女,日子過得很不錯,大隊裏其他姑娘三五年不見得能做一件新衣服,她每年都有。

住到她家裏前,堂妹看到她穿新衣服,頂多只是口頭表達一下羨慕,住到她家後,卻會直接上手,每次趁她沒盯著就把衣服穿走。

每次她嬸看到,都會主動向她道歉,再說嘴她妹兩句。

然後她堂妹再犯,再挨說,有次她覺得堂妹屢教不改,跟她吵了起來,但話沒說幾句,她嬸就抹起了眼淚,說自己沒教好孩子。

當時她被哄得團團轉,看到她嬸哭,還自我反省是不是太小題大做。

直到她長大認清那一家子的真面目,她才發現她嬸每次說歸說,卻一句難聽話都沒有,更沒有動過段曉英一下,她才知道那些話都只是說給她聽的。

她叔嬸住進她家一年後,他們之間的相處悄然發生了變化。

他們一家人仿佛忘記了誰是房子的主人,雖然還維持著偽善的面孔,言語之中流露出來的意思,卻總讓她生出寄人籬下的感覺。

還有她衣櫃裏的衣服,因為她個子長高了,她的衣服全都變成了堂妹的,她不再能動。而她穿的衣服,都是她嬸子和堂嫂們的舊衣服改的。

而更可怕的是,大隊裏的人也仿佛忘了房子是誰家的,提起她叔嬸,嘴裏全是好話,說她命好才能碰上這樣的長輩。

等她反應過來,他們之間的角色已經倒轉。

她為此感到心驚,她想找堂妹要回衣服,卻被罵了一通,兩人吵到她叔嬸面前,過去一直待她和氣的叔嬸卻換了副面孔,一臉不耐煩地問她鬧什麽。

後來她提出想自己一個人住,她嬸子更是指著她罵沒良心,說她長大了就想把他們都趕走,大隊裏其他人也對著她指指點點。

這個年代雖然高喊著婦女能頂半天天,但重男輕女的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農村,繼承房產的女孩子少得可憐。

哪怕是獨生女,叔伯要爭,也能被咬掉一口肉,更何況她早已走錯,讓她叔嬸登堂入室住了好幾年。

一筆爛賬,連大隊幹部都不樂意管。

她叔健在,下面還有兩個兒子,人多勢眾,而她勢單力薄,根本搶不回房子,也是只能捏著鼻子繼續跟他們一起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