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將(第3/3頁)

又對高敖曹與彭樂道:

“二位將軍是朕之肝膽,皆為國之良將,豈可因遊戲而有損失,如今相鬥過百合,亦難分勝負,不如就此作罷,朕金口玉言,以雙壁之稱贈予二位將軍,便莫要再鬥下去了。”

高敖曹與彭樂二人聽了雙壁之稱,喜不自勝,叩首謝恩,絕口不再提鬥將一事。

在場老將們對於二人雙壁的稱號,還是心服口服的,畢竟大家相處二十年,對於他們的本事都清楚得很,無論是年輕時候,還是如今,都難以在他們手上走過五十合,這也是高氏麾下第一戰將的名號爭議只集中在高敖曹與彭樂之間的原因。

當然了,只是戰將,而不是統帥,就連侯景都承認,高敖曹與彭樂搞起沖陣來,跟野豬一樣。

在古代,野豬一直是勇猛的代名詞,孔門七十二賢中的子路,腰間就有佩戴野豬形象的配飾,以此來彰顯自己勇士的形象。

老將們服氣,年輕將領們卻有想法,但也只是有想法而已。

他們也有自己的驕傲,以壯淩老,勝之不武,當然了,真交起手來,能不能在高敖曹、彭樂手下活命還是兩說。

畢竟二人氣血已衰是相較於他們鼎盛時期而言,這二人鼎盛期間何等勇悍,高敖曹以十余騎大破爾朱羽生五千大軍,號稱馬槊絕世,被時人比為楚霸王項羽,號稱項羽再世。

原時空中,高歡邙山大勝,一半功勞要歸在彭樂孤軍沖陣上。

不可否認,如高敖曹、彭樂、可朱渾元、劉豐、慕容紹宗、侯淵等等這些老一輩的心腹將領都已經老了,畢竟高澄也從當年十歲的少年,長成了如今三十歲的中年人。

況且北齊軍中年輕一代真正的翹楚如段韶、斛律光、高季式等人都不在洛陽,如今在場的這些年輕將領或有勇力,或有謀略,但論勇不及高敖曹、彭樂,論謀難以相較於侯淵、慕容紹宗。

但說到頭來,年輕一代能有段韶、斛律光、高季式三人扛鼎,便也能令高澄滿意,這便是他要求第四子高孝瓘在習練騎射之余,還得分心政務的原因。

想到兒子們,高澄低聲沉吟道:

‘也該找個時間為他們行冠禮了。’

當初高澄十歲行冠禮,被高歡贈以子惠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