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鐵鍋燉公雞

在古時的農村,喚醒你的不是第一縷晨曦,而是雞叫。

沒聽過的人可能永遠都無法想象那種穿透力,進而疑惑小小的軀體內怎能迸發出如此磅礴高亢的能量。

隨著第一聲雞鳴炸開,整座村子都迅速蘇醒過來。

尖利的雞叫夾雜著狗子們起哄般的狂吠,此起彼伏,從四面八方傳來。

聲響所到之處,點點昏黃的燈光也從各家各戶窗內透出,將濃重的夜幕戳出一個個明亮的窟窿。

師雁行將醒未醒之時,隱約聽到身邊窸窸窣窣穿衣服的聲音。

唔,好沉重……

感覺要窒息了。

尚未完全結束的夢境汲取了新素材,迅速變幻,最終演化為一只從天而降的巨大公雞落在師雁行胸口。

她呼吸一滯,猛地睜開眼睛。

“你醒啦?”

江茴已經穿好衣服,下地摸過油燈點上,橙紅色的火苗立刻驅散了黑暗。

師雁行含糊應了聲,下垂的視線落到胸口:

那裏趴著一個“妹妹”。

難怪。

“魚陣太黏你了。”江茴有些不好意思,伸手去抱。

然而沒抱動。

小朋友的手死死抓著師雁行的衣服。

江茴稍顯尷尬。

“沒事。”師雁行倒不討厭這種感覺。

況且到底占了這副身體,讓她能有重新來過的機會,順帶著幫忙照顧下原主的家人,也算分內之事。

說起來,長女師雁行,乳名颯颯,次女師魚陣,乳名淙淙。

颯颯,大雁淩空之態;

淙淙,遊魚擊水之姿。

兩個名字皆有張揚大氣、自由高遠之感,與周圍幾個村落的女孩兒們“丫”“娘”“香”胡亂湊合的名字,十分格格不入。

而她們的父親不過是尋常農夫,大字不識幾個。

名字都是江茴取的。

江茴讀過書,甚至私下還為長女啟蒙……昨天與自己交談時,說話也頗有條理。

在師雁行的記憶中,江茴的娘家人似乎根本不存在,而本村和周遭幾個村鎮中也鮮有姓江的。

她絕不會是尋常農婦。

思及此處,師雁行又飛快地打量江茴幾眼,發現了更多昨天沒來得及注意的細節:

她的體態輕盈,脊背挺直,哪怕多年勞作讓她的雙手和面頰變得粗糙,也不難推斷出,此人以前一定接受過長期且嚴苛的教導。

那麽問題來了,這樣一位出身絕對不低的女郎,為何要孤身來此窮鄉僻壤之地,嫁給一個平平無奇的木匠?

不等師雁行想出個所以然,魚陣就揉著眼睛醒來。

小姑娘睡得口水都流出來,小臉兒紅撲撲,因為瘦而顯得格外大的眼睛中滿是朦朧睡意。

她懵了會兒,“介~介!”

師雁行:“……”

她神色古怪地戳了戳小朋友軟乎乎的腮幫子,忍笑道:“再叫一聲?”

魚陣乖乖道:“介~介!”

師雁行哈哈大笑。

這怎麽還是個天津腔!

江茴和魚陣都被她笑得滿頭霧水。

後者雖不清楚她在笑什麽,但也傻乎乎跟著笑起來,露出滿口小奶牙。

睡了一覺,好像身體和靈魂融合得更完美,師雁行沒有再像昨天那樣頭暈目眩,於是決定下去走走。

秋日早晚雖已頗有涼意,但日照時間還算長。

太陽一出,屋裏反倒比外面冷。

師雁行慢慢走出來,擡頭迎接穿越後的第一縷陽光,腿邊還跟著個抓著她衣角的魚陣。

見姐姐眯起眼睛看太陽,魚陣遲疑了下,也學著做。

唔,刺眼!

師雁行低頭,見狀輕笑出聲。

這小姑娘反應好像比尋常孩童慢些,呆萌呆萌的。

這是一座北方農村很常見的三合院,正南開門,南側靠墻是牲口棚、柴火棚和旱廁。

原本那裏有一頭牛,可惜兩年前這家的男主人生病,漸漸地銀錢短缺,就給賣掉了。

如今僅剩一只公雞和三只母雞。

清早師雁行被吵醒,這只公雞功不可沒。

東廂房放置農具並各色雜物,西廂和正房之間搭著廚房,順帶著也做儲藏糧米之用。

院子裏種著兩株高大的柿子樹和一棵石榴樹,取“柿柿如意”“多子多福”的好意頭,都是北地常見的家養樹木。

此時柿子樹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果實,想必再過一段時間,就能吃到甜甜的柿子了。

三面墻和院中空地搭了許多架子,上面爬滿了各色藤蔓蔬菜,靠墻還有兩隆蘿蔔白菜。

若不是還有這些自家種的菜蔬,只怕娘兒仨也撐不下來。

房體用泥巴和草晾曬成土坯搭建,材料隨處可見,造價低廉,是北方非常常見的建築模式。

男主人生前曾努力攢錢,希望給家人換成更氣派寬敞的青磚大瓦房。

奈何天不遂人願。

師雁行一圈打量下來,就發現江茴正抓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