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試探

左丘明已經夠警覺,反應也已經夠快了,但他仍然錯誤地估計了廣銳軍前進的速度。

從來沒有與廣銳軍打過交道的左丘明將廣銳軍與自家的精銳相提並論,在他看來,已經是很看得起蕭定了。在這樣的天氣條件和道路條件之下,蕭安要出現在鹽州城下,至少也要兩到三天的時間。

而去調集援軍的李昊,在拋開了那些繁瑣的調兵程序之後,最多五天就能抵達鹽州城,也就是說,留給蕭定攻打鹽州城的時間,最多有一天。

在左丘明看來,像蕭定這樣有經驗的將領,必然會給自己留下充裕的撤退時間,確保在事有不偕之時能夠安然離去。

畢竟沒有到不顧一切拋下所有來一場生死決鬥的時刻。

但僅僅就是一天的時間,廣銳軍就抵達了鹽州城下。

站在城樓之上,看著遠處飄揚的廣銳軍旗幟,左丘明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來的不是對方的先鋒,而是主力。

那些飄揚的旗幟,已經說明了一切。

廣銳軍的行軍速度,為何如此之快?左丘明實是在想不明白。

但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蕭定用來攻打鹽州城的時間,將從一天,擴展到了三天左右。這帶給鹽州城的壓力,可就倍增了。

駐紮在城內的軍隊,僅僅只有兩千步卒,外加一千騎兵,聽起來不少,攤到每一段城墻之上,人數就少得可憐了。

“城內可征召的青壯清點出來了沒有?”他轉頭,看向身邊的一名文官打扮的人。

“回將軍,清點出來了,十四到六十歲的男子,共有一萬出頭。”文官拱手道。

左丘明滿意地點了點頭:“從中先選取三千最精壯的,發給刀槍,準備上城墻協助守城。嗯,其中如果有精通射藝的,要單獨挑選出來。剩下的,也不能散了,隨時準備聽用。”

“是!”文官連聲答應,轉身匆匆地下了城墻。

“將軍,末將出去沖一陣,看看對方的成色!”另一側,一名約摸三十的年輕將領扶著佩刀,盯著遠處那面飄揚的蕭字大旗道。

廣銳軍就在對手的眼皮子底下,大模大樣地在紮營。一般來說,這樣的時刻,他們應當派出騎兵逼近城池警戒或者威脅,同時還要以步卒列陣來保防修建營盤的士兵。

但廣銳軍什麽也沒有做,就這樣光溜溜地將他們修建營盤的士卒完全暴露在鹽州城諸人的眼皮子底下。

他們必須在天黑之前紮下營盤,否則到了夜間,氣溫繼續下降,凍都要凍死他們了。

如果騎兵出城,在這個距離之上,提起速度,幾個呼吸之間便能沖到跟前對其大肆屠戮了。

蕭定這麽蠢嗎?

當然不可能。

人的名,樹的影兒,能在與遼人的爭鬥之中奪得偌大名聲的將領,怎麽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那答案就只有一個了。

他們在挑釁。

而底氣,就在營盤左側聚集的黑壓壓的一群騎兵的身上。

這樣的戰爭語言,雙方都懂。

而對鹽州城內的定難軍士兵而言,這就是赤裸裸的蔑視。

與大宋朝其它地方的軍隊不同,定難軍可一直沒有停下過戰爭的步伐,他們的戰鬥力,絕對地在現在的大宋朝軍隊之中能排到前幾位,陜西路上的那些大宋駐軍,在定難軍上下的眼中,就跟一群羊羔一般沒什麽區別。

也正是因為覷見了大宋朝眼下軍隊的實力,李續才有了造反的底氣和決心。

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自然是驕傲和有血性的。

就像廣銳軍那樣。

如果丟失了這樣的驕傲和血性,又何談什麽戰鬥力呢?

左丘明轉頭,看了一眼左右的將領,雖然天氣很冷,但大家的臉色卻都漲得通紅,即便是那些普通的士卒,也多是臉有不憤之色。

不打一下,只怕對於城中將士的士氣,反而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鵬舉,帶五百騎兵,自西城出擊。”左丘明沉吟了片刻,對剛剛挑頭站出來的將領,也是他麾下戰力最為強悍的郭鵬道:“如果對手的確實力強勁,就不必戀戰,繞到東城之後進城!”

“明白!”郭鵬一拱手道:“末將知道輕重,城中兵力不足,末將決不會為了貪功而失陷太多的手足的。”

辛漸無聊地拿著長槍戳在面前的一個雪堆,把雪堆給戳得千瘡百孔。指揮使擺出這個陣仗,就是想誘使城內的敵人出來幹上一架。

拿下了花馬池、惠民堡、王樂井等地,俘虜了大量的對方士兵,已是徹底地弄清楚了鹽州城中對手的實力,兵力不足,是對方一個死穴。

能誘使對手出城,再幹掉一批,此消彼漲,對於廣銳軍自然是有利的。

而且在這樣的時刻,敢於出城的,必然都是對方軍隊之中的翹楚,把這樣的家夥在野戰之中幹掉一批,可比留著他們在廣銳軍攻城的時候再交戰劃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