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押運

韓棠要比我早走兩天,臨行前的一大早景策拉住我去給他送行。

我跟韓棠,說不上有什麽交情,充其量是一塊辦過楊鴻飛的案子,但案子如今已經結了,他領了他的差事,我也有我的差事,我實在想不明白景策為什麽要拉著我去給他送行。

所以天還沒亮呢,阿福叔說告訴我門外有人找我的時候我還是頗為震驚的。

更令我震驚的是,景策竟然也進不了蘇宅的門。

同樣姓景,身為阿恒親二哥的景策竟然跟之前那些人一樣,只有在門外等著的份兒。

蘇家的宅子不算大,兩進兩出帶個院子。院門更是不起眼,兩扇烏木小門,跟隔壁的高門大戶沒法比。門也有些年頭了,門上的漆都剝落下來,露出裏頭顏色陳舊的木頭來。這兩扇門,擋不了風,遮不住雨,更防不了賊,卻讓那些個無比尊上的皇親國戚和文臣武將望而卻步。

整個長安城的人好像都知道這宅子的主人喜歡清靜,沒人敢輕易打攪,一起守護著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走完最後一程。

“為什麽要叫我啊?”我還是沒忍住問了一嘴。

“阿棠讓我叫的,”景策提著幾個新出籠的包子邊走邊吃,往我這頭一遞:“你是不是也沒吃呢?來一個?”

我擺擺手,景策收了回去接著又吃了一個,邊吃邊問:“聽說皇上準你去看阿恒了?”

“……是押送軍餉,”我輕輕嘆了口氣,“其實我也是放心不下之前那批軍餉的下落,想著能到那邊去,說不定能發現什麽線索呢。”

“阿棠聽了準該感動,”景策笑道,“這都分開了還替他操心案子呢。”

我:“……”

並沒有好嗎。

趕到城門的時辰剛好,韓棠那一夥人剛聚頭還沒走。

這一行一共有六個人,除了韓棠外還有一個隨行禦史,兩個兵部的人,兩個負責這群人安全的金吾衛。

景策又把他那包子遞了上去,“吃嗎?”

韓棠也沒客氣,抓起一個吃了起來。

這會兒天才剛剛擦亮,城門剛開不久,趕著進城的販夫走卒正在排隊。長安城裏飄起了炊煙的味道,我這會兒真有點餓了,邊打著哈欠邊想回去的路上正好可以去東市吃一碗酒釀團子。

景策跟一群人寒暄了幾句,眼看著隊伍都要走了韓棠也沒有搭理我的意思,我只好自己上前問他:“你找我來幹嘛?”

韓棠擡了擡眼皮:“沒什麽,就是起了個大早,心裏不舒坦,所以拉你一塊起來。”

……這人有病。

韓棠又上前了幾步,與我面對面而立:“聽說你要押軍餉?”

我不知道這人又要整什麽幺蛾子,猶豫了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那你知道押送軍餉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我想了想,回道:“把軍餉安全送達。”

“你記住了,從你接手那批軍餉開始,那就是你的命,也是在外頭拼殺的那些將士們的命。你得拿出惜命的態度對待那些軍餉,每一步會發生什麽情況都要想到、考慮清楚了。”韓棠突然湊近了些小聲道:“這批軍餉要是再送不到,朝廷不會再有另一筆銀子拿出來,替你那個阿恒想想,沒有這筆錢他怎麽籌糧募兵,靠什麽打勝仗。”

我愣了愣,沒想到韓棠怎麽又突然正經起來了,後退了兩步點點頭:“我知道。”

“這一路上只怕不太平,”韓棠道,“誰也不能信。”

我擡頭看了看眼前這些人,各個衣冠楚楚,卻又像各個心懷鬼胎,這一行事關邊關乃至整個大周的安危,無論哪頭都是重中之重。我收回目光對韓棠道:“你也是。”

韓棠沒再多說什麽,回頭翻身上馬,沖景策擺了擺手:“走了。”

看著韓棠一行人消失在塵土飛揚的官道盡頭,景策收回目光打了個哈欠:“咱們也回吧。”

從東市吃了酒釀團子出來也才剛到辰時,我再溜達到兵部,清點要押送的軍需軍餉。

這次跟我一塊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兵部右侍郎,姓吳名清方,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了,頭發胡子花白一片,我都有點擔心他這把年紀能不能一路跟下來。同樣是侍郎,景策也就三十出頭,已經是大周朝最年輕的侍郎了,是多少人努力一輩子都企及不了的高度。所以說人跟人不同,有些時候真的沒地兒說理去。

還有一個是個左威衛將軍,叫毛林,這個看著倒是靠譜一些,身強體壯,一臉繁密的絡腮胡,負責這次軍需軍餉的押運護送。

花了兩天時間我們才把全部的餉銀籌齊點清,逐一貼上封條,暫存於兵部的庫房。門上上了三把大鎖,我跟吳清方還有毛林一人一把。當天晚上整個兵部燈火通明,毛林得是出動了一支軍隊看守。

第二天一早挑著火把現裝車,趕在跟韓棠他們一樣的時辰出了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