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2/3頁)

車祖生拍拍他肩膀:“加油,以你的能力,人格場就是小事一樁。”

秦步月:“嗯。”

車祖生喉結聳動了一下:“要不要吃點水果,我拿點……”

秦步月哪會看不出,比起自己車祖生更緊張,她反過來安慰他:“我不會迷失在人格場。”

車祖生默了默,半晌長籲口氣:“好,我們等你。”

秦步月:“嗯。”

車祖生一步三回頭的出了醒月居,秦步月維持著林非的高冷人設,淡定地回了屋,找了靠窗的是書桌坐下,拿出了《格林童話》。

還沒翻開,就聽到了車祖生和衛小五的說話聲,兩人故意壓低聲音,如果秦步月真的只是三階,是聽不到的,然而她早就是四階“哲學家”了,五感都有大幅提升。

衛小五:“老大,林子不會有……”

車祖生給他一巴掌:“少烏鴉嘴。”

衛小五委屈巴巴:“我這不沒說出來……”

車祖生深吸口氣:“一個四階人格場,不會有事的。”

衛小五:“可是……人格場因人而異,越是精神體純粹的,越容易遭遇‘真實’。”

而真實是最易迷失的。

車祖生哪會不懂,可是他們著急有什麽用?

這事誰也幫不上忙,只能自己去面對。

他們的“幻想家”同伴,至今還沉睡在【躬身入局】。

真不怪車祖生他們提心吊膽,“幻想家”的人格場是出了名的兇險。

這類人格本身就有著過人的想象力,甚至可以構建真實的幻象。

正所謂“欺人必自欺”,擅長構建幻象的“幻想家”,最容易分不清真實與虛幻。

兩人走遠了,秦步月拉回心神,將心思放到了《格林童話》上,她遠沒表現出來的這樣冷靜。

她有些慌,源自本能和直覺的慌。

童話啊……

她最喜歡的題材。

她在動筆寫《迷失》前,曾經深入研究過,她記憶最深刻的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童話的:

“童話是簡單的,又是復雜的;是直接的,又是暗示的;是孩子的,又是大人的;是淺顯,又是深邃;是散文,又是詩;是故事,又是心靈……”(注)

秦步月在出版《迷失》時候,在扉頁寫下一句話——

童話是最初的神話,是成年人的夢。

童話、神話和夢。

世界女神留下的隱喻,契合了這句話。

這大概是秦步月不安的根源。

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暗示著。

她不是她……

不!

秦步月搖搖頭,腦中浮現出孟博斐那雙悠遠深邃,透著寧靜的黑眸。

她不會成為任何存在。

她只要做自己。

秦步月平復了心情,翻開了《格林童話》,一道刺目的光線襲來,她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難怪要“認真理解”,一本“哲書”是很難讀懂的。

《格林童話》是一本很常見、普通的故事書,哪怕沒全文通讀過,對裏面的故事也足夠熟悉,像《灰姑娘》《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玫瑰公主(睡美人)》《小紅帽》……都是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秦步月的迷失三部曲,第一步魔女仙蒂就是重新講述了《灰姑娘》的故事。

她有些擔心,自己的人格場可千萬別和魔女仙蒂有關,沒什麽別的原因,單純就是……打不過!

秦步月凝神去看手中的“哲書”,每個字都認識,整個故事也很熟悉,可大腦有自己的主意,愣是理解不了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內容。

這就像她之前思索那些聖人之言時的感受,似乎歸屬了人格後,這些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一大半都成了“不可想”。

大概是那些普通人無法感受的力量,人格修者能夠具象化感受了,而這沖擊力是巨大的,低階修者無法“理解”。

秦步月集中精神,試著浸入到心流,慢慢啃著眼前的童話故事。

晦澀難懂。

她好像回到了中學時代,為了裝酷讀叔本華,翻開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然後……有什麽然後,她趴在書桌上睡得不要太香。

賢一區。

散落春華的流水亭中,雪白綢緞飄搖,白皙秀美的宮裝少女靠在貴妃榻上,看著面前的雕花木盒。

裏面放著一枚【靈活】。

四階“幻想家”需要的抽象標簽。

王伊之早就晉升到了四階,但身為命運之鐘的世家子弟,她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人格歸屬——“哲學家”。

其實底層屬性一致的人格,是可以輕松替換的。

【自省】可以被【共情】替換,【堅定】可以被【靈活】替換。

但是,所有修者都知道,人格不可更換。

不是不能,而是不可。

一旦否定人格,注定了迷失。

【靈活】的確能輕松覆蓋【堅定】,然而否定了人格的修者,注定走不出人格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