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面不改色,一本正經地說道。

說也奇怪,鏡容的聲音並不大,落在人耳中,卻覺得字字鏗鏘有力,讓人不敢去反駁他。

“三師兄……”

身後的鏡采小心喚了他一聲。

三師兄這是在幹什麽?

任何人都能看出來,方才葭音施主那一舞,著實有些……不符合觀音娘娘的形象。

尤其是在他們出家人眼裏。

觀音娘娘大方端莊,厚德載物。

是他們的心之所向,神之所往。

而葭音施主在台上扮觀音,席間不少佛子無聲垂臉,默默地低下頭,不敢看她。

聽完鏡容的一席話,台上的葭音也驚訝地看著他。

她望著鏡容,只坐在那裏,明明是面色平和,周遭卻散發著令人望而生畏的氣質。

就連皇帝看了,也不好再說什麽。

他畢竟是梵安寺的聖僧。

是梵安寺最德高望重的佛子。

就在宴席陷入了一陣沉默時,一直一言不發的太後娘娘忽然笑出了聲。太後兩鬢已白,笑起來眼睛彎彎的,笑容和藹慈祥。

她朝葭音招了招手,“丫頭,過來。”

葭音走下戲台,小心翼翼地上前。

“再過來,到哀家身前來。”

她無視周圍各種各樣的目光,走到太後面前,只是與鏡容擦肩的一瞬,少女稍稍停了腳步。

一道悠然的檀香,寧靜而清幽。

太後看著她,眉眼裏居然都是歡喜。

“好孩子,讓哀家看看。”

她的手被對方拉住。

“誰說這丫頭演得不像了,哀家就覺得,這戲唱得挺好的。明艷,活潑,看得人心裏頭高興!”

“成天聽那些咿咿呀呀、哭哭啼啼的戲有什麽意思,哀家就喜歡看這種年輕艷麗的姑娘。丫頭,你叫什麽名兒?”

她沒想到太後會這樣贊揚自己,愣了愣,立馬道:

“回太後娘娘的話,民女賤名葭音。”

“葭音,佳音。哀家的小女兒名字裏也有個佳字,看著你,哀家就好像看到了哀家的小女兒。”

此言一出,皇上的面色變了變。

太後的小女兒,佳柔公主,在十六歲那年染病離世。

細細瞧眼前這“小觀音”的眉眼,真有幾分像佳柔公主。

為討太後歡心,周圍人立馬見風使舵,誇起葭音來。

突如其來的贊譽,讓她十分不適應。小姑娘皮笑肉不笑地回應著,心中暗暗嘆息。

——終於保下這條小命了。

不光保下了這條小命,皇上還要賞她。

“賞,重重地賞!”

那一道目光停駐在葭音身上,她低著頭,不敢望向那一身明黃色龍袍之人。

不知是不是錯覺,她總覺得……皇上的目光很奇怪。

他扶著龍椅笑著,眼神卻止不住地在她腰肢間徘徊。不過頃刻,便有宮人識眼色地端來絲帛綢緞、珠寶首飾,在她面前一一擺開。

葭音卻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

無論是上好的布匹,或是金銀珠寶,棠梨館向來都是不缺的。皇帝似乎也瞧出了她的心思,眯了眯眼,和善地問道:

“這些若是都不喜歡……你同朕說,想要什麽賞賜?”

葭音略一沉吟。

“民女想要一樽小佛像。”

“佛像?”

她歪了歪腦袋,“嗯……可以戴在身上,或是捧在手上的那種。”

皇帝被她逗笑了,大手一揮,不一會兒,立馬有太監端了一樽金色觀音像來。

不大不小,恰恰能放在手心完全包住。葭音滿目歡喜,開開心心地磕頭謝賞。

只是當她坐回到二姐姐身邊時,似乎聽到了一聲輕蔑的冷笑。

她轉過頭,妙蘭正陰惻惻地盯著她手上的觀音像,眼中似有憤憤。

葭音沒理她,用手指小心拂去佛像上的灰塵,心想著一會兒將其送給鏡容。

他一定會很喜歡的。

誰知,宴會剛散,鏡容已不見蹤影。

太後娘娘傳喚她上前。

按理說,她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生辰宴的演出,不日便要出宮去,可太後似乎喜歡極了她。皇後下個月臨盆,要她們這一班戲子再留在宮中,日後好慶賀皇後娘娘誕下皇嗣。

葭音自然還要演這送子的觀音娘娘。

從太後那裏走出來時,已日薄西山。

她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去萬青殿見一見鏡容。

殊不知,萬青殿內,一對佛子玉立與紅蓮水池前,師兄鏡無手捧一把魚餌,明顯心事重重。

“鏡容。”

對於白天的事,鏡無有諸多不解。他很想詢問對方,可又十分相信自家師弟的為人。猶豫再三,還是出聲問道:

“你與那葭音施主……”

鏡容波瀾不驚地望過來。

暮色沉沉,金粉色的光暈落在佛子袈裟上,他眼底也籠了道淡淡的光。

“你今日……罷了。”

話說到一半,鏡無還是覺得有些不妥,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