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或許還是不怎麽放心, 囡囡停下腳步,等到元蛋走到跟前後,伸手牽住他的手。

小孩子的童言童語, 大概只有他們自己能理解。

封映月二人不緊不慢地跟在二人後面, 趙大嫂問起元蛋晚上有沒有找爺爺奶奶什麽的。

“沒有,倒頭就睡了, 我看是昨天玩得瘋,睡覺也比老家要晚一點,所以沒想到,今晚上會想的。”

封映月昨天也擔心這個事兒呢, 結果小家夥直接睡著了。

“一直是他們帶大的,找也能理解, 那說明人家帶得好啊,”趙大嫂又提起囡囡, “她就沒找過, 這說明啥?我都不好意思指出來了, 可人家還是一口咬定一個月要交二十塊錢外加十斤糧票回家!”

說起這個,趙大嫂就覺得來氣。

“天哥一個月就賺三十塊錢,二十塊錢交到老家去, 我們一家三口喝冷風啊?現在囡囡也沒讓他們帶了,這錢我是不願意給這麽多的。”

不是不給,是不給那麽多。

封映月知道趙天能進紙廠, 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 還有當年趙家四處湊錢的原因。

所以趙天進了紙廠後,他爹娘就定下了每個月往家裏交十五塊錢的規矩。

那個時候趙天已經和趙大嫂結婚, 趙大嫂想著反正自家男人是工人, 家裏也確實幫了忙, 那這錢是該交的。

後來她為了讓趙天有口熱乎飯吃,便搬到了筒子樓,趙母說囡囡去不方便,那邊房子小,住著太擠。

於是囡囡就被留在老家,而雖說每個月是交十五,但趙母時不時就過來要錢。

“要得最多的一個月,有二十三塊錢!那個月我和天哥可以說是咬緊牙度過的,可就是那個月開始,我婆婆覺得我們倆就是六七塊錢一月也能過日子,所以每個月都來要,我也手緊,要得多了,說沒有就沒有。”

“她就拿囡囡說事兒,我心疼姑娘,有時候也逼著拿出幾塊,”趙大嫂嘆了口氣,“可我沒想到,在我偷偷回去看孩子的時候,卻發現我孩子好東西那是啥也吃不著,還被我婆婆罵賠錢貨。”

“都過去了,現在囡囡就在你們身邊,至於錢,你們也交了那麽多年,當年借的錢早就還清了吧?”

見她眼睛都紅了,封映月便安撫道。

趙大嫂點頭:“早兩年前就還清了,可這一大家子,也沒分家,就出這麽一個工人,不往家裏交錢那是不可能的,可也沒想到他們要得那麽多!從這個月起,我每個月就給他們十塊,要覺得不夠,那就自己掙去!”

這四五年下來,家裏的侄子都是靠著他們的錢養大的,這情啊,早就還完了!

說完自家那些人,趙大嫂又羨慕起封映月的婆家人了。

“我聽天哥說,小唐同志的家裏,讓他結了婚以後就不要往家裏拿錢了,這是真的嗎?”

封映月點頭:“是,但該拿的還是要拿,元蛋就是他們一手帶大的,還教得這麽好,這錢應該給。”

“是這個道理,人家說不給,那也不能一點都不給,也不至於到養一大家子的地步,一個月倒也輕松。”

趙大嫂又想問他們是不是分家了,可一想孩子都養在老家,那應該是沒有分的。

不多時,封映月等人就到農貿市場這邊了,封映月是來看雜布的,趙大嫂也是,她想給囡囡做一身衣服。

於是一行人便進了布坊。

雜布的意思,就是七零八碎的布,有大有小,不過大的運氣好才能搶到,剩下的多數是碎布,給大人做衣服那是不夠的 ,但孩子沒問題。

雜布用錢不用票,封映月牽著元蛋來到那一大籮筐面前挑選。

這個年代除了的確良布料是帶艷麗的顏色外,其余麻布或者是棉布都是很單一的顏色。

比如黑、灰、深藍、淺藍。

這幾個顏色就是最常見的。

所以當的確良那麽艷麗的顏色出現時,即便它的布料偏硬,穿上也沒有那麽舒適,但依舊受到大家的追捧。

在這個小地方,自然是沒有的確良的。

小孩子的衣服或者是鞋子,顏色越耐臟越好。

封映月挑選了黑色的鞋布,又選了能做一身衣服的深藍色布。

另外一邊,趙大嫂給囡囡選的則是淺藍色,女孩子大多數都是穿淺藍色的好看。

“紐扣你們是買,還是自己做布扣?”

賣布的人問道。

封映月看了看元蛋身上的衣服,是唐二嫂給做的布扣,牢固又好看,還不會硌人。

“自己做。”

她道。

趙大嫂也是說自己做。

這買下來才花三毛錢,路過供銷社的時候,封映月買了兩塊米花糖,還有一斤黃紙糖,以及五斤白面。

回到筒子樓,囡囡和元蛋要在壩子裏玩兒,封映月再三叮囑後,這才上樓。

在開門放好東西後,封映月又出來,站在走廊台上往下看,見元蛋和囡囡還有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在滾鐵環後,這才開始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