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文哥兒一路熱鬧回王家家裏也是賓客如雲,全都是來道喜的。

新社成員也陸續前來祝賀文哥兒三元及第,最後因為家中實在太過忙亂,文哥兒便又與祝允明他們去了大興隆寺那邊聚頭。

作為一甲第一文哥兒也該牽頭搞今年的進士錄。

這種源遠流長的交友冊子他在鄉試時有一本記錄的都是同科舉子的各項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姓名籍貫年齡家庭住址等等,以便日後攀關系搞私聯用。

你看看咱的名字曾經並排寫在這鄉試錄/會試錄/進士錄上你還說我們不熟?不應當吧!

這東西官方也會制作,只是大夥手裏頭的須得比官方的更詳盡、更具體、更有特色,一般僅供內部分享!

比如還可以分享一篇簡短的代表作什麽的。

讀書人嘛才華才是立身之本!

哪怕科舉上岸了,也不能丟了自己的根本!

這事兒文哥兒一個人忙不過來便讓祝允明、文徵明他們加入進來。

這麽大兩個書法家,出手寫個跋不過分吧?等他們把進士信息都收集好了,幫忙寫個樣板讓人雕版下印不過分吧?

當然,文哥兒還是很看重其他人的意見。

第二日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到禮部赴恩榮宴的候場期間他還積極詢問每個人的想法看看他們有沒有想秀自己書法的有沒有想負責采集信息的只要願意參與人人都有機會一展所長!

要是他們不願外泄個人資料,到時候他會和相熟的書坊商量一下保證印完他們這三百多份就毀版絕對不會隨意泄露每個人的私人信息!

不過他們這一場場大試小試考過來如今也沒啥不可告人的個人信息就是了。

只要金榜題名了誰不知道他們出身什麽家庭?誰不知道上哪兒找他們?

對於他們這些讀書人來說,有名氣、有人望反而是件好事!

眾人都表示不必毀版,他們還想自己掏錢多買幾本送給親朋好友!

要是文哥兒想送給親朋好友,他們甚至可以幫忙掏錢。畢竟文哥兒那些個親朋好友就沒幾個是簡單!

要是能到大佬面前露露臉刷刷存在感,說不準將來被大佬想起來了呢!

別看他們現在已經是進士或者同進士出身,對整個大明官場來說他們也只是毫無經驗的新丁。

家中本身有點底蘊的還好,那些真正從農戶家考出來的可就真的是舉目無依,只能老老實實等授官熬資歷。

他們就不求文哥兒這種“大佬全是我老師”的待遇了,只求能給大佬們留個好印象,這樣大佬們將來有什麽用人的地方也能想起他們不是嗎?

誰辛辛苦苦考出頭會甘願一輩子碌碌無為?

大夥的意見都很一致:這進士錄隨便印,不用照顧他們的隱私問題!

事無不可對人言,說的就是他們了!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他們還想拿起大喇叭廣而告之!

文哥兒見同年們都是這個想法,便欣然地與他們約好進士恩榮宴散場後再續一會,爭取早早把這本《進士錄》定稿找書坊下印。

要不然等到授官以後怕就要各分東西了。

除了一甲三人保送庶吉士、直升翰林院外,余下的進士以及同進士都要分撥到六部打雜或者地方各縣當縣令或縣丞。

當縣令或縣丞一般也只能去下縣,且下去了一般要幹上三任,也就是九年任期結束後才能參加選調,前往更好的職位!

要是九年任滿時不小心得罪了巡按禦史或者吏部,那就再把你安排去別的差勁崗位繼續熬……

當然,不僅縣官這麽考核,京官也是這麽考核的,只要入了官場基本都得九年任滿再轉職(活沒幹好或得罪上頭被貶謫的除外,想往上走不容易,往下走的時候隨便滾滾就滾下去了)。

官路難行啊!

尤其是僅僅正八品的同進士,下放後只能當縣丞之類的副手,而且一幹就是將近十年,受不了這種煎熬棄官歸鄉的人可不少。

畢竟留在官場得每天勤勤懇懇打雜幹活、卑躬屈膝上下打點,回到老家靠著身上的功名隨隨便便就能當個財主鄉紳,換成是你你也更樂意選擇回家享福!

興許對這些人而言,今兒這場進士恩榮宴就是他們仕途上最風光的時刻了。

日後再重逢,他們說不準已經沒資格再和現在這些進士同年們坐一桌。

不過這大喜的日子,大家都沒想這麽掃興的事,而是懷揣著激動的心情領到屬於自己的恩榮宴專用花簪上。

這花不是真花,而是彩絹做成的,顏色很是花裏胡哨,花間綴著一塊銅牌,上頭銘刻著“恩榮宴”三個字。

讀卷官和進士們戴的都是這個花。

文哥兒這個狀元就特別一點了,他戴的花枝葉都是銀制的,還插著幾根翠羽,更為花裏胡哨!

連花間的小牌都更有排面,是金燦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