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傍晚朱祐樘收獲一個泥巴堆裏的小太子。

倒也不是很泥巴堆,因為他用四堵墻把自己圍在裏頭了,看起來還對自己創立的矮墻帝國很是滿意。

朱祐樘:“…………”

他的內心時常在小神童過於靠譜和非常不靠譜之間掙紮徘徊。

朱祐樘最終還是把兒子拎了起來,讓人把他帶去洗白白免得張皇後瞧見只滿身泥的小豬崽。

等到朱厚照洗得白嫩嫩香噴噴跑出來朱祐樘很快得知文哥兒給他兒子留的功課。

就是不是有點不對勁。

說好的成語故事,怎麽突然拐彎拐到用人之道了?

朱祐樘有點頭疼倒不是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他畢竟是一國之君,怎麽選拔人才他還是知道的。

只是不知該怎麽講才能讓三歲大的兒子聽懂。

三歲小孩學這個是不是太早了點?

朱祐樘理了理思路,仔細地給朱厚照講解起來:“文人有文試武人有武舉,雜流也有專門的考試。具體行不行組織相應的考試考校一二便知道了。”

朱厚照問:“什麽是雜流?”

朱祐樘道:“醫學生、天文生、回回生、譯字生這些都是雜流,他們會有專門的考試確定能不能授予官職。”

朱厚照聽得半懂不懂,認真想了好一會才說出自己的理解:“要他們做什麽,就考什麽對嗎?”

朱祐樘沒想到朱厚照能明白到這種程度微微訝異。他說道:“對就是這樣。但是把人選出來後也只是開了個頭還得定時派人去考核他們做得怎麽樣以此來確定他們是不是做好了分內的工作、決定給他們升遷還是把他們貶到別的地方去。”

朱厚照只覺真是太麻煩了。

他只是想建設自己的部族,居然要想這麽多事情真的好難哦!

“不容易!”

朱厚照由衷感慨。

小小的腦袋裏頭有著多多的惆悵。

朱祐樘聽三歲大的兒子這麽感慨不由得想到自己登基後的種種遭遇。

他剛登基時覺得劉吉人很好後來才發現這人愛用些叫人瞧不上陰損手段,風評非常糟糕。他認真聽取每個朝臣的意見,卻還是時不時被他們噴得狗血淋頭,有時候甚至還會在做出決定後才發現自己信錯了人。

他登基六年,現在也才二十四歲,仍是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事是不懂的,平時都認認真真請謝遷他們給自己講經筵。

他兒子只是想想自己在岐山腳下建設周部族據地,就已經覺得困難重重,他這個一國之君想要建設好整個大明又談何容易?

“是不容易。”

這一刻,父子倆的心態幾乎同步了。

朱祐樘覺得文哥兒教得好,這第一課選得也好,正是朱厚照身為太子應該上的一課。有了這一課打底,日後太子不管做什麽都會想到需要先思後行、知人善用,而不是任人唯親或者莽撞行事。

另一邊的文哥兒哪裏知道自己的教學獲得了太子家長發自內心的好評,他算算時間,發現一旬才過半,他都快把《綿》教完了,真是愁人喲!

學生太聰明了怎麽辦!

提前開新課是不可能提前開新課的,只能多開展點互動課堂水水課時這樣。

只可惜朱厚照還太小了,不然扔他一疊字帖,他自己練上半個時辰多棒!

文哥兒在心裏掠過許多自家老師、自家老哥的做法,最後因為太子才三歲也只能作罷。他到底不是他幾個老師那樣的壞大人,根本不忍心對一個實際年齡才兩歲出頭的孩子做出那樣的事。

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就該好好玩兒才對!

文哥兒一時半會沒有新想法,想到自己挺久沒有動筆寫《飲食詩話》了,便攤開一張白紙,在上頭寫起了最近積攢起來的新想法。

謝遷讓他把五經都讀一讀,《詩經》他也學了一遍。最近為了教朱厚照這個學生,他又把《詩經》翻出來細細讀過了,只覺我國第一部 詩歌總集同樣有著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

你看看人家《詩經》裏頭就已經有告訴大家每個月應該順時而食:“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六月采摘新鮮可口的李子,七月烹煮初秋的葵菜和豆豆,八月應該收棗子,十月可以割稻子。等到天氣轉冷後便拿收獲的稻子釀成春酒,待到開春時取出來祝願大家壽數綿長。

這大半年的日子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至於《詩經》裏出現的食材、烹飪方法、用餐禮儀,那更是多不勝數,文哥兒憑借著自己研讀《詩經》的經驗,深入總結了古時各地的人們吃什麽、怎麽做、怎麽吃這幾方面的內容,一篇色香味俱全的《食在詩經》就寫好了。

文哥兒對自己的發揮非常滿意,恨不得立刻去和老何探討一二,看看能不能搓一頓《詩經》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