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文哥兒找著了新消遣(練字)安分了許多。

要知道劉吉現在還是首輔,丘濬都只是《憲宗實錄》的副總裁,劉吉卻是沒那個“副”字,直接就是總裁!

聽著就很威風。

文哥兒還想好好啃爹可不想害親爹丟了烏紗帽。

當然他只是不去街上呼朋喚友一起遛彎了謝家、楊家、丘家還是常去的。

文哥兒去楊廷和家裏學棋時,還順便和楊廷和研究了一會數學題。

楊廷和能和丘濬聊得來兩個人的喜好還是很相似的都愛研究點時人不愛研究的“雜學”。

難得遇到和自己有相同愛好的小孩,楊廷和自然更偏愛幾分。

得知文哥兒要和一個喜歡算術的後輩“筆談”,楊廷和一口答應給文哥兒當外援爭取多出點題給那位後輩練練手。

要是文哥兒有不會的題,丘尚書又正好沒空也可以來問他。

文哥兒得了這麽個外援,高興得不得了,已經著手開始給王文素擬卷子了。大家都姓王,不用太客氣想做多少題都可以!

這天文哥兒泡在楊廷和家研究數學題楊廷和就有客人來訪。

文哥兒是楊家常客了算不得外人楊廷和也沒避著他叫人把對方請了進來。

來的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郎,長相清秀瞧著有點靦腆。

他先是禮數周到地向楊廷和問好接著才注意到旁邊坐著個兩三歲的小孩兒一雙烏黑帶亮的眼睛滿是好奇地望著他。

楊廷和給他們相互介紹了一下說這是李東陽李學士之子李兆先,偶爾會過來下下棋討論討論學術問題。

李東陽這個名字,文哥兒記得自己好像聽過。

他回憶了一下,好像是去年他跟他爹出去拜年時聽過的,當時李東陽還在孝期,沒法出門拜年。也是和他爹一起修《憲宗實錄》的同僚!

楊廷和見文哥兒豎起耳朵聽,又給文哥兒多介紹了幾句。

文哥兒是三歲才開始學練字,李東陽可不一樣,李東陽四歲的時候已經能獨立創作書法了。

當時的景帝聽說了此事,還親自召見了他,當場讓他露一手來看看,看完後滿意得不得了,賞賜了不少好東西。

可見李東陽四歲的時候書法水平已經很不錯,皇帝看了都說好!

文哥兒:?????

等會,他楊先生是不是和他爹以及他老師玩多了,怎麽他來楊家學下棋都能聽到這耳熟的語氣。

聽聽,四歲就書法小有所成,直接驚動紫禁城!

你怎麽不編他一歲就能過目不忘呢?!

這明朝的皇帝可真夠喜歡神童的,他還以為現在那位召他進宮吃飯是特例,沒想到他們老朱家個個都愛幹這種事。

這些當皇帝的,實在太迷信了啊!

楊廷和也是當著人家兒子的面才多誇幾句,見文哥兒聽得眼睛都睜圓了,又給李兆先介紹了文哥兒,說文哥兒練字不算太早,讀書卻是特別早,如今《四書》都快讀完了。

文哥兒很謙虛地說道:“沒有,沒有,《孟子》我還沒看呢。”

老孟的學問著實有點難懂,文哥兒這麽愛預習的人都不樂意往下翻,反而看起了雜七雜八的百家之學。

李兆先聽文哥兒這意思,竟是已經讀完了《大學》《中庸》和《論語》,自是驚訝不已。

他從小聽著自己父親的傳奇經歷長大,心理壓力也挺大,瞧見這麽個小娃娃也格外積極上進,心中更是慚愧不已。

李兆先道:“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字都沒認全,你真的很厲害了。”

文哥兒被誇了一通,尾巴立刻翹了起來,覺得李兆先這人能處。

文哥兒積極地和李兆先約看書:“你去過丘尚書家嗎?他家書老多了,而且丘尚書把他家藏書倒背如流,什麽不懂的都能問他,下回我去看書的時候找你一起怎麽樣?”說罷他還掏出口袋裏的小鳥哨子,朝李兆先吹了長長的三聲,“我知道你家在哪,到時我去你家外面這麽一吹,你聽到後出來和我們會合就好啦!”

李兆先聽文哥兒巴拉巴拉說了一通,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回。他有些猶豫地說道:“這麽打擾丘尚書不好吧?”

李兆先可是聽說了的,丘濬這位禮部尚書的脾氣可不太好。

文哥兒道:“你別看他老人家總是板著臉,其實人可好了!我還沒去他家之前,他就跟我爹說讓我把他家當自己家!面冷心熱的大好人!”

楊廷和覺得丘濬估計已經開始後悔說了那句話。

只是這種猜測,楊廷和也不好說出口。人丘濬自己都沒能抹開面子趕人,他不該當這個惡人。

李兆先聽文哥兒這麽一慫恿,也有些意動。他點頭說道:“那好吧。”

文哥兒把自己通常可能去丘家混吃混喝的日子給李兆先講了,提議道:“要是家裏方便的話,你可以準備點茶點帶去,到時候我們換著吃,大家都能吃上不同口味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