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頁)

有他的妹妹在,也能帶動起含清齋的學習氛圍。

何況謝昶苦尋多年才找回這個妹妹,總要多留在身邊兩年,連他自己都未曾議親,這個還未及笄的妹妹自然不會太早談婚論嫁,此時進宮正合適。

三言兩語,安排得明明白白。

阿朝欲哭無淚,好不容易脫離瓊園的掌控,原以為往後不必再碰琴棋書畫,沒想到出了狼窩又入虎口。

這番想到當年的南潯書院,皇帝不由得輕嘆一聲:“當年南潯一案致使無數江南名士蒙冤而死,朕亦甚感可惜,翻案正名遠遠不夠,朕也有意重建南潯書院,只望早日重現書院舊日輝煌。”

阿朝乍聽此言,眸中閃過一絲怔忡,心裏像有個地方塌陷下去。

她下意識捏緊了指尖。

南潯書院、蒙冤而死……這些字眼不斷在腦海中碰撞交疊,幾乎要吞噬她的呼吸。

哥哥沒有同她說過,她也不曾主動問過,但謝府上下從未有人提過爹和娘,可見哥哥這些年都是一個人,那麽爹娘呢?

她想過最壞的情況,當年整個湖州都是哀鴻遍野,爹娘或許早就不在了……可她不敢問哥哥,怕從他口中聽到最難以接受的結果,亦怕自己這以色侍人的經歷無顏面對爹娘。

陛下的意思是,爹娘的確早已故去,且還是含冤而死?

後背倏忽落下一道溫熱的分量,她眼神閃動一下,對上那道沉穩有力的目光,這才反應過來,隨謝昶一起俯首謝恩。

這時候太監總管馮永上前通傳,說崇寧公主求見。

皇帝笑嗔了句,“讓她進來吧。”

阿朝從方才的情緒中走出來,便見一名著翡翠撒花洋縐裙的明艷少女步履輕快地走進大殿,笑吟吟地朝皇帝與謝昶各施一禮,最後視線落在她的身上。

“原來你就是謝閣老的妹妹?”

方才皇帝提到有兩位公主與她同齡,想來面前這位便是其中一位,阿朝趕忙俯身施了一禮。

崇寧公主早就聽聞謝閣老多了個妹妹,就連含清齋讀書的幾名世家貴女都未能一睹她容顏,公主按捺不住好奇,向皇帝求來讓她進宮陪讀的恩典,今日聽聞阿朝進宮,更是忍不住要過來瞧上一眼。

這位謝閣老可是出了名的冷心冷面,沒想到他的妹妹不但如傳聞那般貌若天人,竟還是如此乖軟恬靜的模樣,看著就很好揉捏。

公主笑靨如花,嗓音清亮如鈴:“我沒有聽錯吧,方才謝閣老已經答應讓你明年入宮來與我們一同讀書?”

阿朝喉嚨一哽,沒記錯的話,哥哥說的應該是“年後再議”,怎麽就算答應了呢?

但她也不好推辭,只輕輕地點了下頭:“只怕小女粗笨淺薄,叫公主瞧了笑話。”

上首的晏明帝讓她寬心:“不過是幾個小丫頭在一起玩鬧解悶,琴棋書畫、針織女紅只懂些皮毛罷了。”

還要學習琴棋書畫、針織女紅??

皇帝每說一句,阿朝腦海中便是轟鳴一聲,緊張得小腹都有些隱隱作痛。

書畫不必說了,她在瓊園時就技不如人,考核時常墊底,至於從前學的那些清詞小調、靡靡之音,如何登得上大雅之堂?刺繡……更是拿不出手,不把自己紮成篩子都算好的。

崇寧公主朝皇帝瘋狂使眼色,皇帝輕咳一聲,抵唇笑道:“既然阿朝也在含清齋讀書,謝愛卿不如也挑一樣趁手的課程,給這群小丫頭長長見識?”

謝昶微微抿唇,大致清楚了公主的算盤,只好拱手先應下來。

崇寧公主頓時心花怒放,已然開始期待明年開春。

謝昶的水平,教幾個黃毛丫頭算是大材小用了,可皇帝拗不過公主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才親自開了口。

皇帝讓她不要高興太早:“謝愛卿治學極嚴,他的課可沒法給你蒙混過關,你那幾位皇兄個個都怕他。”

崇寧公主趕忙點頭保證:“謝閣老的課,兒臣一定加倍努力。”

十幾歲的小姑娘,整日面對滿口之乎者也的老翰林早就煩了膩了,謝閣老雖然格外嚴厲些,可至少年輕英俊,看著養眼。

公主近日在學《樂府詩》,只覺得那一句“郎艷獨絕,世無其二”頗為襯他,如此想來,更是歡喜。

從養心殿出來後,阿朝只覺得天都塌了。

“哥哥,我這回真的要給你丟人了。”

謝昶原本對她也沒抱什麽希望,迎上小丫頭哀怨的眼神,不禁一笑:“永嘉公主資質平平,崇寧公主的學問只怕還不如你,至於其他幾位世家貴女也不過是華麗有余,深度不足。”

阿朝攏了攏衣襟,小聲咕噥:“哥哥貴為首輔,學識再好在你面前都算平平。”

謝昶眉心微蹙,沒想到短短月余,小丫頭開始連聲哥哥都不敢叫,如今都敢拿話嗆他了。

阿朝抿抿唇,忽然想到什麽,偷偷覷他:“哥哥,那位崇寧公主可是對你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