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番外二(第4/4頁)

集體戶口,編立成社,社長要擔的責很大,要教導社眾務本業、進出循時、節制花費,盯著他們不能街上亂竄、不能坑蒙拐騙賭、不能行兇作惡,有任何一點危害社會的情形出現,社長都得要擔重責。

一旦定下這個政策,她就變成幾千人的大家長了,百害而未必有一利,這可比雇傭勞動力、每月結工錢要難得多。

閻老先生將近八十,年輕時就是名匠,給皇上起了多少座高閣樓宇,見過的最不體面的工人就是一身木屑泥灰的。

來了這田間地頭,親眼看見鄉下百姓為“每天八十文工錢”的營生搶破了頭,才知道世上有人活得這樣苦。

而這一道一道墻、一片一片頂、一扇一扇窗,都是東鎮的力夫、泥瓦匠、金石匠用大半年時間一點一點蓋起來的。如果不能為當地百姓謀福,又有什麽用呢?

聖人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老先生想到這句話,到底是先開口拿了主意。他道:“皇上歲數大了,這些年儉省民力,受太後和皇後娘娘影響,人越慈悲了。這事兒雖難,也不是不能開這個頭,老朽這把歲數,也不怕觸怒皇上了,就由我先回京與皇上開這個口。”

他身後,幾十個知驥樓文士都是至性至情之人,一聽老大人都這樣說話了,哪裏還能坐得住?一個個站起來出主意。

“我也覺得集體戶是好事。”

“咱們聯名上書,把東鎮與濱海、還有這山上的廠子都詳盡造成畫冊,投到萬景屏上呈給皇上看,趁著年根努努勁,趕在明年年初把事兒辦下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