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頁)

唐荼荼坐直了:“殿下的意思是?”

“咱們挑個大典,做幾套手翻書獻進宮裏去。今年大節剩得不多了:九九重陽、十一月十八冬至,再有,就是臘八和除夕了——你看看什麽時候能做出來,需要多少畫匠,我給你調撥。”

手翻書……只要皇上點頭,掏銀子,就能快速落地麽……

唐荼荼腦子轉得快:手翻書的難點在於大量的繪圖,以一秒12幀為例,一秒裏就需要畫十二張,將動作全部分解。

可說到底,手翻書做得再精美也只是連環畫書,寫實性不強,紙頁大小最大超不過一只巴掌,要是再大的畫書,免不了畫面元素混亂的問題,會導致視覺注意力分散,畫面連貫性反而會下降。

更何況……

既然要畫那麽多畫,最麻煩的工作都做了,何不給皇上瞧一個更精妙的?

唐荼荼眼睛一點點亮起來:“殿下能給我調撥多少畫匠?”

幾個,幾十個?

她聽見二殿下說:“我皇兄的知驥樓養士上千,我那兒,大約也有一二百人可用,盡是些文才,其中七成都善書善畫,夠用麽?”

唐荼荼:那可太夠用了!!

她眼珠子亮得驚人,提了根筷子,筷尖蘸著桂花酒在桌上算數,只見她飛快寫了一串大食數碼驗算,眨眼間就有了結論。

唐荼荼問:“殿下說的這四個節日,哪個更盛大?”

晏少昰思忖道:“重陽和除夕罷。冬至不算節,宮裏不把臘八當回事,重陽和除夕皆有大典,白天祭過天地社稷和太廟祖宗,夜裏還有大宴。”

“那咱們就定重陽!”唐荼荼逼了自己一把:“我看能不能趕出工來。除夕連著年,皇上收的禮太多,天南海北各地都會進獻奇珍異寶,多我一個不多,沒準混在裏邊就不顯眼了。”

重陽,晏少昰算了算,只剩二十日了,怕是來不及。瞧她躍躍欲試,也不喪她志氣,想著到時候要是趕不上,拖到除夕再獻上去也沒什麽。

唐荼荼的慎重更在另一個地方。

她眼珠了轉了半天,理智壓著滿心的狂喜,慢吞吞開口。

“皇上、皇後,還有宮裏的娘娘們,膽子大不大?有沒有心疾?還有九皇子,不是說體弱多病麽,九皇子精神頭兒好不好?看到奇奇怪怪的東西會不會被嚇著?”

她這話問得怪,晏少昰眼皮一跳:“……沒誰有心疾,九弟膽子也不小,你打算做什麽?”

唐荼荼笑起來:“我請你全家看動畫片!”

唐老爺坐在衙門裏提心吊膽一整天,勉強看完幾本公文,傍晚踩著下值的時辰遛了,緊緊跟在侍郎後頭出了禮部大門。

上官還當他有私話要說,與他寒暄,唐老爺強打起精神敷衍,沒說兩句就邁著步子走遠了,行色匆匆。

“他趕什麽呢,急著出恭麽?”侍郎失笑。

聽耳風精明的仆從說了唐家長女受賜補子服的事兒,禮部侍郎一怔,神色莫辨起來。

這是各部下值的時辰,官署門卡得不嚴,唐老爺叫工部的友人領著進了四方地物院,越走近,心裏越打鼓,怕荼荼受人排擠了。

盡管工部那友人笑稱:“小唐大人那可是有模有樣!進了輿圖院如魚得水,大放異彩呀!”

唐老爺左耳進右耳出,沒信一分。

直到他站在院門口,目瞪口呆看著閨女,一時間眼前一黑,才知道“大放異彩”什麽意思。

——今早上千叮萬囑,叫荼荼少說話,禍從口中禍從口中!

可眼下呢!

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大人圪蹴著,圍在沙盤前,荼荼站在後邊頭頭是道。她手裏提著根細竹棍,叫著“哎呀不能上手,黃泥還沒定型”。

拿竹棍把老先生的手撥開了。

唐老爺:“……”

著緋袍的侍郎大人屢次三番問她問題,唐荼荼也沒用敬語,沒依著禮數躬身行禮“回大人的話”。

她尋常得像在自己家裏,拿竹棍指著沙盤講“您看這兒、您看那兒”。

說到口幹舌燥時,唐荼荼抄起茶壺,沒倒出幾滴水來。她眼睛還粘在沙盤上,攥著壺往後頭一遞,“麻煩幫我燒壺水,謝謝”,也不知道在跟誰說。

還是那位侍郎左瞧右瞧,沒瞧著人,哭笑不得地接過了茶壺,走到院門口點了個雜役去燒水。

……丫頭魔怔了……連三品侍郎都敢差使了……

唐老爺默默擡起手,摁住了胸口。

他站在院邊看了半個時辰,直到西邊晚霞燦紅一片,院子裏暗得沒法再做沙盤了,工部侍郎才領著下官散去。

當爹的等著閨女從衙門下值,怕是古往今來頭一遭。

等馬車駛回安業坊,唐家人已經翹首以盼多時了,進門就拉著荼荼問“頭天進衙門什麽樣”、“都遇著了什麽人”、“朝食吃什麽”、“晌飯吃什麽”、衙門裏頭讓不讓打嗝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