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頁)

“別!我給您換了!”那通事只好把那兩車帶潮的撤走,給他們全換成幹花椒。

雨水淋濕了一車花椒,他舍不得扔,分攤成兩車,壓在幹花椒底下。外人別說是看出來了,但凡查貨時手插得淺一點,都不知底下的花椒是半濕的。

劉大跟他理論:“都說無信不成商,您不仗義,這要是我們閉著眼睛收了貨,等到了南邊,這兩車怕是都要發黴了。”

唐荼荼看得瞠目結舌,她這輩子頭一單大生意還沒做成呢,就差點上了這麽大個當,要是娘不在這,她自己查貨,頂多是每箱都打開看一看,就合上了,一定發現不了箱底的蹊蹺。

唐荼荼征詢地看她娘一眼,低聲問:“……這還能買麽?”

華瓊不露聲色地點點頭:“不妨事。奸商慣用的小伎倆罷了,花椒確實不錯。”

她也不管那通事站得遠還是近,用平時的聲量與荼荼講道理。

“南市上的生意都是一錘子買賣,都是外地客商,人家賣完了就走了,一經售出可是概不退換的。咱們自己收貨時必須要睜大眼睛查清楚,要是受了騙,就只能自己認栽了。”

直把一旁的通事說得滿臉通紅,連連拱手給他們賠不是。

好在這樁生意是成了。

兩萬斤花椒,好不容易清點好了,唐荼荼心算了半天,總覺得不對,又問她娘:“兩萬斤,二舅能帶得動麽?”

二舅這次出門,商隊攏共一百來人,他自己又有七成貨,剩下的連馬帶車也帶不了這許多。

華瓊道:“讓人再領一支商隊就是了,直接走水路,比你舅舅那頭快。他帶的織毯輕便,輕巧上了路,帶上你的花椒反而拖累人家行程,咱們自己走水路吧。”

唐荼荼點頭應是,她跟舅舅只見過一回,自認沒熟絡到那份兒上。能麻煩自家人的事,她不想去麻煩隔了房的長輩,欠了人情總歸是難受的。

找市署給雙方簽了契之後,一手交錢、一手收貨,這筆買賣就算是談成了。

一排盛滿了花椒的箱車貼著路邊,朝著西市送去。花椒分量輕,兩萬斤足足裝了七八十車,一排車馬整著長長的隊,迎著傍晚的萬丈霞光走遠了。

唐荼荼心裏有種難言的震撼。

不管這筆買賣到了南方能不能成,這都是她的第一筆大生意,她站在街口望著車馬,直到看不見了才收回視線。

辦妥了進貨的事,辭別了娘和傅九兩等人,唐荼荼緊繃了好幾天的這口氣才松懈下來。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可算是走出第一步了。

她站在街頭自言自語,嘴角快要咧到耳朵根了,笑得停不住。

“姑娘,該回府啦,天兒不早啦,一會兒就要天黑了。”

胡嬤嬤不知從何處鉆出來的,她臉上一副“我全看在眼裏”的欣慰笑容。唐荼荼知道這幾天她一直在南市上貓著,暗中觀察自己做生意,回了家給母親報信。

唐荼荼心裏好笑,假裝不知道,去通事那兒拿了自己的東西就要走。

南市上人來人往,不準許畜牲經停,怕客人們踩一腳糞便。所以馬車都是停在開明坊外的,離此處有一裏地,得走出去才能坐上車。

唐荼荼剛走出兩步,胡嬤嬤便倒抽一口涼氣,眼睛發直,壓著聲兒大驚失色:“二姑娘!怎的這個時候來月事了?褲上頭糊了一片。”

唐荼荼:“啊,我沒留意……”

年初她這具身體才來了葵水,時間沒準過一次,唐荼荼算了兩回日子沒算明白,索性不算了,她是隨身裝著月事帶的。

夏天太熱,唐荼荼坐出一腿的汗,壓根沒知覺。

兩人以氣音嘀咕半天,附近也沒個賣衣裳的店鋪,胡嬤嬤連忙叫丫鬟往遠處走走,找找成衣鋪,給二小姐買條披風來。

她們主仆倆鬼鬼祟祟地一前一後走著,胡嬤嬤走在後邊,借著身形遮擋著她,二人慌忙拐進了一條小巷中。

南城異域人多、客商多,有大鼻子藍眼睛、從海上飄來的洋鬼,還有一頭卷毛、披麻袋的波斯傳教士,有裹白袍、纏頭巾的大食商人,還有三步一跪的天竺苦行僧,胡人開的瓦舍滋兒哇啦從早唱到晚,還有各種曲苑混跡其中……

不論見多少回,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異族。

在祖輩就在皇城根下的老京城人眼中,南城十二坊再熱鬧,也是個不入流的地方。住的多是貧民,還有不少鄉戶人家,剛進城,一時半會兒找不著好的落腳地,才會在城南暫住,一旦有點錢了,立馬要往西城搬。

是以,南城的住民往往來了又走,人口流動很快。尤其是臨著大街、出行最方便的宅舍,清一水全是牙行預留下的商棧,住一半,空一半,有不少宅子都沒住上人。

唐荼荼奔著一戶門庭冷落、門上只掛了鎖的人家,敲敲門問:“有人嗎?叨擾啦,能不能借你家茅廁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