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4/5頁)

“是你在跟我鬧,是你要娶別人!”王氏氣音一哽,忽然落下淚來。

“是你嫌我沒出息...”燕璟罵罵咧咧的,看著她在哭,氣勢軟了一些,王嫻一貫心高氣傲,等閑不落淚。

“你本來就沒出息..”她擡袖擦淚。

燕璟火又竄了上來,指著一地狼藉,“那你呢,你是把家裏打點好了,還是將女兒帶好了?或者替丈夫掙了臉面?你除了背著個王太師之女,你還有什麽?你相貌比不過我大嫂,能耐比不過我大嫂,胸襟氣度比不過我大嫂,還日日拿我跟我大哥比,誰慣得你?”

“就是二嫂都比你好,至少人家從來不把家裏弄得雞飛狗跳,不會苦了孩子,人家有錯認錯。”

王氏擦了淚,冷漠道,“那你去納妾吧。”

“我還真就去。”

燕璟轉身離開了。

也不知燕璟去容山堂鬧了什麽,當夜徐氏從容山堂挑了一容貌出眾的婢子送到燕璟書房。

次日,燕璟納妾的消息傳開。

秦氏唬了一跳,“當真是婆母給三弟挑的人?”

嬤嬤頷首,“是老夫人的手筆。”

秦氏心揪住了,她正懷著孩子,上頭又生了個兒子,若徐氏這會兒給燕瓚納妾,她是無話可說。自寧晏離開,她重掌家事不成,將攤子全部丟給婆母後,秦氏與徐氏的關系也有了裂縫,再也不敢向以前那樣去徐氏跟前拿喬。

婆婆幹脆利落給三房納妾,何嘗不是在敲打她。

秦氏出了一身冷汗。

王氏這邊得知丈夫納了妾室,坐在書房默然許久,口口聲聲趕他走,等到他真的走了,屋子裏空蕩蕩的,才發覺也沒那麽好受。

寧晏和燕翎這一日還是入宮給帝後謝恩,又去太後那邊請安,老人家精神還不錯,就是他們夫婦離開這麽久,心裏掛念著。

“翎兒想在津口開港,我很贊成,這話我也與皇帝提過,皇帝的意思是等市舶司的稅額上來,國庫這頭充實了,撥一些銀子去辦這樁事,孩子,你是個有眼界的,有什麽想法,大膽說出來,外祖母都支持你。”

寧晏又將自己在泉州的見聞告訴太後,太後聽得十分向往,感慨這一生被困在皇城,

寧晏笑道,“您胸懷錦繡,這個天下自在您心中,四海無一處不頌您的功德,見與不見,又有何緊要。”

太後十分受用,“若是有生之年,你們夫婦能把海港建好,我或許能開開眼界。”

日子悄無聲息地過,眨眼到了七月底,二十八這一日是寧晏生辰,燕翎照樣帶著她去了長公主府,這一回沒請旁人,夫婦二人窩在溫池裏打情罵俏一整日。

若說唯一不同,便是燕大少爺挽起袖子來到廚房,親自給寧晏下廚,切菜炒菜這種事他做不來,他沒必要弄一盤四不像的東西折騰寧晏,今日是寧晏生辰,他要給她做一碗長壽面。

喊來周嬤嬤打下手,燕翎成功煮好一鍋,讓嬤嬤嘗鮮,

“試一試味道如何?”

周嬤嬤吃了一小口,神色震驚,“您這可不像是第一回 下廚。”

燕翎榮焉一笑,又試了三回,總算煮了一碗如意面上了桌,

燕翎不敢說自己親自煮的,時不時往那碗面覷了幾眼,見寧晏始終沒動,最終忍不住提醒道,“晏晏,今日生辰,無論如何得吃一碗長壽面。”

今日明宴樓送來好幾道菜,寧晏吃得正香,瞥了一眼那看相不怎麽樣的面,端了過來,“也對。”

扒拉一口,平心而論,談不上很好吃,寧晏的嘴被自己養刁了,這年頭能當她一句不錯的菜,在外頭必定賣到脫銷,但她嚼著嚼著不對勁。

論理,口味一般的面不至於端到她面前,她冷不丁往對面的燕翎望了一眼,燕翎心虛地垂下眸,裝作不在意。

寧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捧著一碗長壽面吃了個幹凈,末尾摸著圓滾滾的肚皮,托腮望著燕翎笑眼如月,“也不知哪兒來的大廚,做了這麽好吃一碗長壽面,趕明兒等我問到他的來歷,把那閣老給踹了,將他綁來做壓寨夫君。”

燕翎的笑自唇角緩慢綻開,靦腆又矜持,嵌在眼底,久久不散。

太子年祭一過,禮部開始操辦淳安大婚,婚期就定在八月初八,寧晏連著三日在皇宮陪淳安籌備,到了臨嫁前一晚,宮裏司寢的嬤嬤來教洞房之事,淳安只接過春宮圖冊,大手一揮將人往外趕,

“我有軍師在,無需嬤嬤操心。”她往寧晏扔了個笑眼。

寧晏指著自己,又氣又羞,“我?”

淳安笑意盈盈,“當然啦,這事你與我說道說道就成了。”

寧晏臉皮還沒厚到這個程度,出去將嬤嬤請了回來,嬤嬤拿著圖冊一五一十跟淳安講述過程,宮裏所有侍寢妃嬪和出嫁公主,都由這位嬤嬤教導房事,這還是頭一回她在講述時,對方雙手托腮,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請教幾句,嬤嬤唇角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