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4頁)

“恭迎少爺與少夫人回府。”

寧晏目光落在那“明陽長公主府”六字纂體牌匾上,牌匾上綴著一盞微弱的燈,光芒恰恰灑落在綠色纂書上,那六個綠幽幽的字體線條圓融優美,處處彰顯精致奢華。

她這一刻的心情是很奇妙的,好像這裏是一個自然而然能生出好感的地方。

燕翎朝眾人頷首,領著寧晏踏入大門。

洞開的門庭內,是一個碩大的院落,庭院規整的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花壇,五顏六色的花朵開得正艷,如懸浮在夜色裏的一抹霞煙。

沿著左側廊廡往後便是一橫廳,也是長公主待客的正廳,過正廳,一股涼風裹挾著淡荷的花香撲面而來,面前的景象與前廳可謂大不相同,九溪環繞,假山流水,亭台閣謝錯落有致,目光所及之處花木繁盛,青翠欲滴,儼然一派江南園林氣象。

寧晏一直以為燕國公府規模算大了,今日見了這長公主府才知道什麽叫恢弘氣派,燕翎牽著她上了正中的曲廊,來到當中最高的白玉石橋,舉目四望,和風送暖,水石相映,奇石玲瓏多姿,水面星光蕩漾,更有各式各樣的奇花異草點綴其中。

寧晏問道,“此間園林,莫不是出自江南園林大師錢不換之手?”

這名叫錢不換的大師,性子極為乖張,他本名錢坤,有一回某江南豪強延請他給府邸設計園林,人還未登門,先著人送了一箱金銀珠寶和兩名俏麗的花娘給錢坤,彼時錢坤府中小妾難產而死,心中正郁悶著,遇見這混不吝的豪強,著人將珠寶和花娘退了回去,拒絕了對方的邀請,從此改名“錢不換”,在當地也傳為一則趣聞。

寧晏之所以斷定是錢不換所為,是因她當年從泉州回京,曾在一園林寄居數日,親自見過錢不換的手筆,此人有八大最負盛名的構景,譬如“倒掛金鉤”“猴子撈月”“曲徑通幽”“排闥送青”等,而能將這八景全部聚齊,也就長公主殿下了。

“正是他,母親這宅子是他封山之作。”

燕翎眉眼平靜,牽著她下了石橋往正房走。

繞過一水榭往後,湖泊在此地形成一個凹口,湖面靜如琉璃,闃然無聲,沿岸鋪著一些睡蓮,圓啾啾的似玉盤,沿著拗口末端的水廊來到正院,此處是長公主夏日居住的汀蘭苑。

東邊是書房,西邊是寢室。

一面善的嬤嬤恭迎二人入內,已備好了熱茶與點心,燕翎喝了一口茶,吩咐嬤嬤帶著寧晏四處逛逛,他先去書房看完邸報。

嬤嬤有些面熟,原來她是長公主乳娘周嬤嬤的嫡親妹妹,性情溫和之余,更添了幾分幹練,長公主故去後,這間宅子一直交給她打點,這裏清凈,燕翎未婚之前時不時會過來住上幾日。

長公主光正院便有三處,夏日住在汀蘭苑,冬日住在西邊山窩處的平瀾閣。院子極大,卻不覺得空曠,處處皆有景致,從這園林布景可知,長公主身前是一極為講究又大氣的女子。

周嬤嬤帶著寧晏逛到一半,寧晏實在走不動了,揉著酸脹的腿挪了回來。

彼時如霜與如月也跟著雲旭到了長公主府,兩個丫鬟抱著寧晏日常衣物,來到汀蘭苑,這一路也算開了眼界。二人極為伶俐,見著長公主府的下人屏氣凝神,規矩極大,二人也收斂神色,利索地去內寢,按照主子的習性鋪床擺設衣物。

寧晏坐在東次間的圈椅裏,陪著燕翎處理公務。

周嬤嬤給她奉了茶,她握著茶盞喝了幾口,隨後問燕翎,“今夜就歇在這?”

燕翎手裏捏著一張邸報,視線定定落在她身上,“是,喜歡這裏嗎?”

寧晏撫了撫皺起的裙擺,笑道,“很喜歡,這裏極好,幽靜閑適。”

“那就好。”燕翎看了一眼周嬤嬤。

周嬤嬤折去裏間,不一會捧了一個寬厚的匣子出來,置在寧晏身旁的桌案,隨後恭敬退了出去。

燕翎指著錦盒道,“這是公主府各處院子鎖鑰,庫房鑰匙及賬目,我母親的嫁妝一直封存在此處,東西交予你,我有時不在京城,若你在府上住著無趣,可來這裏。”

燕翎想說的是,若府上婆母妯娌難以應付,便來此處晾晾她們,沒有必要委屈自己。

寧晏聰慧,自然明白他言下之意,目光滯在錦盒上,慢慢湧現一眶酸意。

燕翎這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一切都給了她。

算得上掏心掏肺了。

她不知自己該如何回饋他,燕翎什麽都不缺,吃穿用度上她自認為做的夠好,轉念一想,面對一份赤城的心意,最好的法子就是不要辜負他,於是她笑著應下來,“此處美不勝收,又格外自在,我著實喜歡,若在府上住著乏了,我就來這邊消遣。”

寧晏走累了,小腿發脹,忍不住彎腰揉了揉,燕翎見狀便道,“對了,西北角有一溫泉,你若乏了,我陪你去泡湯浴。”想起什麽,他眼神略微炙熱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