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秀(上)(第3/3頁)

最前方坐著一個白發的老人,他的面前擺著黑色長矮桌,竹簡堆成金字塔的形狀,擺在桌面上,側面是草席做的簾子,簾外是拱木橋和八字亭,楊柳在外飄蕩,歲月靜好。

“《詩》、《書》、《禮》、《易》,我已要求你們背誦過了,劉秀,你且起身。”老者淡淡說道。

“是,老師。”劉秀應聲而起。

他的聲音變得成熟了許多,站起來也看得很高,史書中記載他“高七尺三寸”,按西漢的換算方式,劉秀大約有1米7多,在古代這種營養匱乏的地方,算得上高個子了。

看來他是去長安求學了,他入長安後投書國師劉歆,在劉歆的推薦之下順利入了太學,因為錢沒帶夠,他和同生一起湊錢買了驢,租借給別人以賺取學雜費。

路明非旁聽著一起上課,台上的老學究文縐縐地講著文言文,聽起來晦澀難懂。

課堂結束得很快,下課後,三個少年來到劉秀的面前,有一人臉蛋未脫稚氣,約摸只有十一二三左右。

“文叔兄,我們四人來長安半年有余,似還沒去觀過長安之繁華,今日大夫子提前結束授學,擇日不如撞日,不如我們去逛逛長安。”

“轉眼間已有半年之久,真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文叔,你意如何。”

三人隱隱以劉秀為主。

“可。”劉秀笑著答應道:“我早就想去長安的街上走一走了,今日天高氣爽,我們四人便結伴而行。”

四人起身,朝學堂外走去。

這三人是鄧禹、強華和嚴光,都是才俊之士,其中鄧禹便是那稚子,劉秀的二姐夫便是鄧家的人,所以他們倆算是親家,很聊得來。

鄧禹雖比劉秀小六歲,卻能背誦詩書,談論有新義,很是成熟,和劉秀是傾心之交。

四人走在長安街,自劉邦創業以來,長安已經經過八位皇帝的擴建,建築宏偉,長安街本就可同時跑馬和馬車,王莽篡漢改年號後,更是重新修建長安街,使其變得更加寬闊,中間還留了一條新皇帝出行的專用禦道。

長安街兩側種著四季常綠的繁茂樹木,街上男女老少簇簇擁擁,熙熙攘攘,四人走在林蔭旁,邊走邊看。

忽然,持戈的帶甲衛士占據了道路,將人群往道路兩旁驅趕。

執金吾端坐馬上,由羽靈郎簇擁著,威風凜凜地巡視著京城。

劉秀四人被衛士趕到一旁。

“真威風啊。”他說道。

“想不想比他更威風。”

世界靜止了,騎在馬上的執金吾表情得意。

“妖怪,你又來了。”劉秀轉頭,穿著華服的小男孩映入眼簾。

“哥哥,交換麽,你可以比他更威風,比他更不得了。”

“我才不呢,你就想要我的命是吧,話可說清楚,我可從來沒答應過和你交換。”

“那你為什麽還是踏上了長安的求學之路呢?明明在家鄉種田就可以了。”

“我只是想去京城看看。”

“陰麗華啊,陰麗華,確實是很漂亮的女人,你一介農耕,怎麽配娶她呢?去長安讀書回鄉鍍一身金,隨便混個官當當,豈不是門當戶對?”

“哼。”劉秀冷哼一聲,扭頭不看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