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Yesterday(第2/3頁)

他又餓了,體測消耗了很多能量,他大約是7點過來的,晚飯就吃了一個漢堡,因為古德裏安教授通知他晚餐不要吃太多。

“還是我的寶貝明非愛我啊。”古德裏安教授嘻嘻哈哈地說。

零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三人離開研究室,古德裏安教授刷卡關閉研究室的通行權限。

他們坐電梯出去,圖書館的人星星點點,座位都空了出來。

夜色籠罩校園,窗外的路燈亮著蛋白色的光,三人來到食堂的二樓,路明非點了烤串和啤酒,坐在餐位前,看烤串師傅拿著肉串在烤架上撒調料,聽冒油的滋滋聲,肥油滴落到果木炭上,火舌升騰,侍者送來冰鎮啤酒。

教授又開始苦口婆心地勸說路明非再多選幾門課,零則是悄悄吹了一整件德國進口的冰鎮啤酒,一排排的空瓶子擺在她的桌面上。

此時食堂裏的人很少,二樓是點菜區域,算是高端餐廳,換在一般的大學裏就是小炒的窗口,價格要貴上許多,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只在一樓用餐,況且時間到了深夜,只有一些吃夜宵的男學生和約會的情侶。

有人似乎是認出了路明非,他們壯著膽子走上前,想和路明非合影,還有一些是古德裏安教授的學生,過來給這位老教授敬酒。

一時間,他們這兒熱鬧起來,人漸漸聚集。

古德裏安教授又喝上頭了,他脫下上身的衣服,拍起手,微醺著唱老歌,有背著吉他的學生坐下來為他伴奏,路明非在一旁拍手打節拍,零依舊沒說話,一邊喝酒一邊擼串。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當我是個孩童的時候,我經常收聽廣播)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等待著我最喜愛的歌曲)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當它們播放時我也隨聲附和)

it make me smile.(這讓我感覺如此愉快)

...”

《yesterday once more》,這首創作於1973年的金曲曾被無數歌手翻唱過,曾入圍奧斯卡百年金曲。

理查德·卡朋特和約翰·貝迪斯為回應七十年代早期的懷舊風創作了這首歌曲。

這首奪金單曲在美國和英國兩地都取得亞軍的成績,已成為永恒暢銷單曲之一,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或者是父母放給他們聽的,或者是學校的老師放給他們聽的。

路明非聽著吉他手的旋律也感覺到某種熟悉感,似乎在哪兒聽過。

有人小聲地附和古德裏安教授的歌聲,到了最高潮,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來,變成了合唱。

“every sha la la every wo'wo (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旋律)

still shines(至今仍在閃耀)

every shing-a-ling-a-ling that they're starting to sing(每一個音符都跳躍起來)

so fine(如此美好)”

路明非終於想起來了,初中時,那位年紀很大的英語女老師在早讀課上放了這首歌,當時他正因為遲到在門口罰站,同學們在為英語藝術節的合唱做準備,這首歌就是被挑選的曲子。

他隔著門聽同學們唱歌,手裏攥著嬸嬸放在桌上的10塊錢早飯錢。

那時候是冬天,天才蒙蒙亮,走廊裏吹著冷風,他的手凍得發僵,沒買早飯是為了把錢留著下午放學去網吧上網。

教室裏幾個哥們對他比起大拇指,他不屑一顧地笑了一聲,對著英語老師比了個倒拇指。

他總是和班上的同學吹噓他的考古爸媽,同學們都很羨慕他,倒不是羨慕他在國外的爸媽,而是羨慕他的自由自在,沒有人管他,想遲到就遲到,放學了隨便去哪兒玩,也不用非得跟著唱什麽鳥語外國歌。

但其實那天路明非真的很想進教室,外面太冷了,他昨晚又在網吧坐到了、10點鐘,等嬸嬸睡著了才溜進門,飯桌上早沒了他的碗,一天一頓就盼著仕蘭中學的免費午餐。

他從昨天中午餓到今天早晨,遲到是因為不想花兩塊錢趕公交,省著這兩塊錢,可以多上半個多小時的網,要不然等下機了,又只能對著黑色的屏幕發呆到10點鐘。

他也想坐在有空調的暖和教室裏唱歌啊,想要早上有人送,放學有人接,回到家裏是熱騰騰的飯菜,爸爸媽媽問他今天又在學校裏幹了什麽,然後約定著等他考試成績進步了全家出去旅遊。

“all my best memories(我所有美好的回憶)

orge back clear to me(都清晰地在腦海浮現)

some can even make me cry(有些記憶甚至讓我潸然淚下)

just like before(就如同往昔一般)

it's yesterday once more(仿佛昨日重現)”

原來不知不覺,那些日子都離得那麽遠了。

路明非跟著古德裏安教授一起唱歌,他後來也進入了合唱隊,這是全班合唱,每個人都要唱歌,他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