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2/2頁)

朱標默默聽著,他突然意識到老朱好像不是要反對,而是問道:“父皇,你的意思……是要派一名官員過去?”

朱元璋點頭,“咱思量過了,楚琦在湖廣幹得不錯,本來是想調他進京,當一部尚書的。但是他這個人,總是講什麽大同極樂,說什麽要建大光明境……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讓他去北平,替咱看著老四,正合適!”

朱標追問道:“父皇,那你要楚琦擔任布政使,還是按察使?”

老朱笑了,“你當初把留守司甩給了朱棣,布政使,按察使?這倆官能挾持住朱棣嗎?”

朱標臉色微紅,低下了頭。

馬皇後咳嗽道:“重八,你要不給老四權力,他也沒法辦學。現在要盯著老四,你準備怎麽辦?”

朱元璋道:“咱準備設立個職位,能夠節制三司,思前想後,就叫做巡撫,給楚琦加個禦史中丞銜,讓他奉旨巡撫北平等處,賜王命旗牌!”

好家夥!

老朱直接派出了一個欽差大臣,這分量是足夠了。

謎題一層層揭開,到了如今,總算是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朱棣去了北平,一步步折騰,除了開疆拓土之外,他也需要在產業上面,實現突破。

甚至可以說,需要他探索一種全新的模式。

這不是什麽人都可以的,朱棣骨子裏的大膽叛逆,好大喜功,讓他非常適合追逐利潤,幹大事業,鬧出大動靜。

張庶寧辦個書坊,想的是和同學合夥,想的是雇傭學生家長……雖說利潤也不少,但是遠遠到不了竭澤而漁的程度。

朱棣就不一樣,這混小子一開始想的就是利用那些犯人,想的是拼命壓榨,做到利潤最大。

一看這就是個大缺大德的好苗子,值得栽培!

老朱家三口人又商議了一陣子,朱棣缺的不光是錢,還有各種便利。

“父皇,北伐的時候,疏通運河,現在漕運已經能達到北平,但到了冬季,河水結冰,水位下降,就沒法通航了。孩兒以為,應該安排一個海港,能夠走海路運送物資。”

朱元璋點頭,“還有什麽能做的?”

“孩兒以為,遼東的木材,礦產,數量眾多,似乎可以放在北平交易。南方的絲綢茶葉,也要放在北平交割……這樣一來,南北物資匯聚,光是收到的稅金,就相當可觀。再有,如果要用高麗的人,孩兒以為能不能放在鐵嶺交割?”

“為什麽放在鐵嶺?別的怎麽都在北平?”

朱標無奈道:“父皇,鐵嶺在山海關以北,到底不是長城以內,像這種以人為畜的事情,還是離著遠一點比較穩妥。”

朱元璋呵呵冷笑,行,咱沒看錯,你小子也是外表老實,心裏頭花花腸子一點不少。

“朱標啊,你當初把朱棣弄去北平,還給他留守司大印……是不是就為了今天?”朱元璋突然伸手,點著朱標的腦門,“你小子算計得很深啊!咱也要給你鼓掌!”

朱標臉色一變,終歸於無言。

老朱家這仨人商量妥當,馬皇後出了點私房錢,朱標也替朱棣爭取了不少好處,老朱又從宗正寺那邊拿了一筆……給朱棣湊了一百萬貫。

消息傳到了北平,朱老四把嘴一撇,“不夠,太不夠了!就這麽點支持,夠幹什麽的!”

李景隆,花煒,包括黃子澄,全都臉黑了,這麽多還嫌少啊?

“殿下,錢尚在其次,咱們的毛紡作坊能免稅三到五年,咱們能向草原專賣茶葉,還有木材、藥材、礦場,這都是油水最豐厚的地方,殿下一口氣都給你了,你們可真是兄弟情深,我都羨慕了。”李景隆怪叫道。

朱棣略沉吟,算嗎?

我怎麽只記得大哥成親,我求藍玉幫忙,送去了三百六十五顆碩大無比的東珠啊!

“你們糊塗了?我說的不是錢!錢是小事!知道嗎!”朱棣不客氣道:“黃子澄,你說要四處聘請名家講學,我問你,咱大明最大的名家是誰?”

黃子澄稍微遲疑,脫口而出道:“是張相!”

“對!就是張相公!”朱棣嘿嘿道:“現在張相在江西講學差不多結束了。你說咱們想辦法把張相請過來,給北平大學堂講學……順便再給張先生一個名譽山長的頭銜,你們說怎麽樣?”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心說行啊,論起心眼,你朱棣最多不過了。

“殿下,我聯絡學子,一起給張相寫信!你再給陛下寫信,懇請張相北上,如何?”黃子澄興奮道。

朱棣點頭,“就這麽辦了!我還不信,請不來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