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2/3頁)

可事實證明,張希孟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

要燒制鈉鈣玻璃,最大的問題是需要的溫度更高,遠不如彩色的鉛鋇玻璃容易燒制。

所以必須提升爐溫,然後燒制玻璃的工匠,就和煉鐵的工匠走到了一起!

說來慚愧,這兩夥人,在從前並沒有合作過。

玻璃工匠根本瞧不起鐵匠……你們擺弄的什麽玩意?

不就是不值錢的鐵疙瘩兒嗎?

制造兵器,菜刀,都是殺生害命的。

你看我們燒制玻璃的,燒出來的東西,叫藥玉!

君子如玉!

我們就是在造玉石。

山川靈秀之氣,才能孕育出來玉石。

我們燒制玻璃的,就是奪天地造化,是神仙手段!

而且我們的成品,都是給達官顯貴用的,皇後的鳳冠都有我們的產品。

你們鐵匠拿什麽跟我們比?

好家夥,原來工匠裏面還有歧視鏈!

張希孟狠狠批評了玻璃匠人一頓,親自組織聯合攻關……還真別說,在他幹涉之下,大明的玻璃燒制技術,取得了飛躍,終於在洪武八年的時候,大批量燒制出透明的玻璃。此前也能燒制,但是由於雜質的問題,會有淡淡的綠色。

直到洪武八年,問題徹底解決,良品率達到了八成五。

而與此同時,明朝的冶鐵工業也提升了不少。

屬於砥礪前行,互相進步了。

而且張希孟也發現由於行業的壁壘,敝帚自珍,工匠非常排斥和其他人交流,別說外人了,就算本行業的也不行,互相防著,就跟防賊似的。

雖然張希孟狠批了這種情況,但他覺得這種問題,很難解決。

除非把基礎科學傳播開,讓更多的人了解技術,能夠參與到發明當中……摘掉各種技術的神秘面紗,讓工匠沒法敝帚自珍。同時也要提升工匠的地位,才能夠順利解決問題。

所以說這也是張希孟決心過來講學的原因所在。

在過去的幾年裏,他完成了行省重劃,改革了官制,成立了商業部,確立了義務教育,打通了和海外的聯系。

可謂是萬事俱備,接下來只需要推動科學進步,爆發生產力,就能以一種無與倫比的偉力,帶領華夏百姓,高歌猛進!

只不過在此之前,張希孟還要先從江州啟程,前往濟民學堂,直奔目的地。

劉三吾是來迎接張希孟的,隨同劉三吾來的先生裏面,還有齊泰,練子寧等人,都是名師高人。

張希孟也只是跟他們打打招呼,勉勵兩句。

畢竟以張希孟的涵養,還是能做到心平氣和的。

畢竟就算是垃圾,送到了電廠裏,也能發電的。

不能因為人家白癡就歧視他們。

畢竟白癡不是他們的錯,把他們提拔到那個位置上的人,才是傻透了。

張希孟不動聲色,前往濟民學堂。

而此時的濟民學堂,已經快要沸騰了。

什麽?

張相要來講學!

當世聖賢,夫子在世。

魯王右相,輔弼天子的第一人。

輔國元師!

張希孟的頭上,有太多太多光環,一道一道,都能亮瞎眼睛。

這麽多學子,包括老師,沒有不仰慕張希孟的。

很快,濟民學堂的師生就知道了一個好消息,需要從學生之中,挑選幾個品學兼優,前去迎接張相。

沒有哪個學生不激動,爭搶著報名!

或許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張庶寧!

這小子第一次發現,原來他爹這麽受歡迎啊?

萬一見到了老爹怎麽辦?

萬一讓人知道他是張相的兒子怎麽辦?

老天爺啊!

誰來告訴我?

張庶寧抱著腦袋,欲哭無淚。

可就在這時候,一個人到了張庶寧面前,突然道:“你站起來。”

張庶寧下意識站起,來的人是他的老師,這位老師仔細盯著張庶寧,看了片刻,突然大笑起來。

“多好的孩子!長得好,成績也好,不光會讀書,還能騎馬射箭……這才是濟民學堂的學生,六藝齊備,很好,不能更好了!”

張庶寧都被弄傻了,你一個老師沒事這麽誇學生幹什麽?

只見這位老師笑呵呵道:“庶寧啊,跟我走吧,學堂已經決定了,由你去迎接張相公!”

這一瞬間,張庶寧的腦袋是空的。

什麽?

讓我去迎接我爹?

你們怎麽想的?

我跟他說什麽?

歡迎你,父親?

這不瘋了嗎?

張庶寧整個人都不好了。

可老師哪裏知道這些,他只當張庶寧高興傻了,忍不住伸手拉住張庶寧,“走吧,還要跟那幾個學生比呢!不過咱們庶寧什麽都好,他們不成的!”

果然,張庶寧很順利通過了考核,學堂給他發了一套精致的大紅衣服,戴著帽子,上面還插著花,弄得跟個新郎官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