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2/2頁)

周蕙娘道:“或許他學會了孔家的本事唄!站到了孛羅帖木兒的身後,正好從背後捅刀子!”

張希孟略微沉吟,也笑了起來。

“要想北伐,還沒有那麽容易。不過王保保能反殺孛羅帖木兒,倒是看得出來,他並非飯桶。此人日後沒準會成為大明勁敵兒。”

張希孟稍微思忖,也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

面對元廷局勢的劇烈變動,他們這邊必須拿出相應的措施。張希孟也必須返回應天,跟老朱商議此事,拿出個結論。

“看起來只有暫時先離開蘇州了。”張希孟道:“幫我準備一下,後日我就動身。”

周蕙娘下去幫忙安排,張希孟則是抓緊時間,部署任務,交代官吏,讓他們妥善處理,回頭張希孟還要親自過問,誰做得不好,有負朝廷,有負百姓,張希孟的門下省可是不會手軟。

一天多的時間,張希孟只能抓緊每一分一秒,舍不得浪費一點時間。

等他交代完畢,已經到了後半夜,只是打了個盹兒,就爬起來,坐上馬車,準備返回應天。

此時還是黑蒙蒙的。

當馬車剛出來,臨近的兩處民房,同時推開了木門,有百姓站出來,手裏舉著火把,目視著張希孟的馬車。

當侍衛跑過來的時候,百姓竟然雙膝跪倒。

“恭送張相公!”

張希孟在馬車裏就是一怔,他急忙撩開車簾……此時家家戶戶,門戶大開。有人提著燈籠,有人舉著火把。

有人獨自一人,有人扶老攜幼。

大家夥紛紛走出家門,拜伏地上。

“恭送張相公回京!”

“張相好走,記得回來!”

“一路平安,張相長命百歲!”

……

百姓的喊聲此起彼伏,但是大家夥的心卻是很明顯的。

張相來蘇州的時間的雖然不久,但確實是給大家夥做了太多的事情。值得大家夥站出來,恭送張相公,他這樣的好官,這麽多年,也就是這一個而已。

百姓們不斷的呼喊,張希孟聽得明明白白,心潮澎湃。

他突然想起了夫人講的,入仕為官,要抵擋住各種誘惑,要辛辛苦苦,宵衣旰食。付出的心血,難以衡量。

除了手中的權柄之外,真正的快樂,就是當你做得還不錯的時候,收獲百姓真摯的感激。

當人們都贊揚你,肯定你的時候,那種滿足和快樂,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也不過是一個人的喜悅罷了,唯有當無數人一起感激你的時候,那種快樂,才是無法形容的。

張希孟的眼圈竟然紅了。

馬車向前,外面的喊聲越來越響亮,無數的燈籠火把,似乎要把朝霞比下去,提前迎來黎明。

張希孟向外眺望,突然擡頭看去,正是那些掛著一顆顆人頭的竹竿。

張希孟再也抑制不住,他突然吩咐停車,隨後他從車廂出來,踩在車轅上,猛地伸手,指了指密匝匝的竹竿,上面的人頭依舊猙獰!

“鄉親們,本官自受命以來,前後共計處死人員五千七百六十余人……他們都是蘇州子弟,我殺錯了嗎?”

人群短暫沉默,隨即有人帶頭大吼,“沒有!張相殺得好!”

“對,沒錯!殺了這幫畜生,蘇州城都幹凈了!”

“張相做得對,什麽時候把張士誠也給殺了,把他的狗頭掛在最高的竹竿上!”

……

人們一片稱贊之聲,在人群當中,突然擠出了一群織工,她們全都是女子,齊刷刷跪在了地上。

“張相,我們拜謝你的大恩大德!我們擁有自己的作坊了!我們當家做主了!”

興致頗高的張希孟終於知道她們是從哪裏來的。

蘇州城的大戶,自然不乏追隨張士誠的,張希孟也沒有客氣,斷然處置了這些人。只不過沒了他們做主,絲綢作坊就剩下一些女工。

按照道理,老板都沒了,這個作坊除了關門大吉,還有別的選擇嗎?

張希孟經過權衡,卻是主張將作坊轉給所有織工,讓她們想辦法,自己管理運營作坊,有什麽困難,不管是資金,還是原料,朝廷都會想辦法。

畢竟蘇州的絲綢產業不能毀了。

一群織工,還都是弱女子,竟然能得到一座作坊,這是多大的信任!

為首的女工擲地有聲道:“張相放心,就算拼了命,我們也會把作坊變成蘇州最好的!我們織工能做到!”

張希孟同樣熱情洋溢道:“沒錯,說得好!織工並不卑賤,女工更是如此!就算沒有豪商巨賈,你們一樣能做出業績!我相信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