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為和尚(第2/2頁)

對方言辭犀利,直接痛斥張希孟,是欺人之談。

講什麽一視同仁,現在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張希孟根本沒有一視同仁,恰恰相反,還用盡心思,設計陷害。

尤其是按察使姚廣孝,更是心思歹毒,處事不公,是十足奸佞!

張希孟也是驟然一驚,他倒不怕人罵,只是這一次把姚廣孝也加上了,還是在這麽個關頭,到底是什麽事情?

張希孟沒有立刻反應,而是派人暗中調查,用了不到兩天時間,就有了結果。

撰寫這篇文章的,是一個年輕僧人。

而且還是個考試落榜的僧人!

他在悲憤之下,寫了討伐張希孟的文章,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流傳了出去。竟然還有人效仿報紙,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印了幾千份出去,四處散播。

百姓只當是朝廷發的,買到手裏,看過之後大吃一驚,竟然有人打臉張相公,可真是出了大事!

難道是上位要對張相下手了?

種種猜測,甚囂塵上,烏煙瘴氣,亂成了一團。

這麽大的動靜,就抓了個年輕僧人,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吧?這肯定是替罪羊!要是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說法,只怕我們也要對大明朝失望了。

朝野種種議論,弄得張希孟也不能視而不見。

“姚廣孝,挨罵的是咱們倆,你也說說吧,到底怎麽回事?”

姚廣孝倒是坦然,“張相,這個僧人我是知道的,他文章寫得好,佛學功力也深,加上寶相莊嚴,口齒伶俐,順利通過了考核,最後是下官負責,我把他黜落了。”

“黜落?”

張希孟怔了怔,前面提到過,要給僧人制定考試辦法,張希孟只是提出了方向。實際操持的就是姚廣孝,他早年剃過頭發,當過僧人,精通三教,堪稱人才中的人才。

讓姚廣孝制定考題,考核僧人,那還不是手拿把掐,安排明明白白!

只是誰也沒有料到,明明不可能通過的考核,竟然就有人真正通過了,而且不論是經史子集,還是佛家學說,都是無可挑剔,姚廣孝也找不出毛病。

最後面試,一番談論下來,把姚廣孝也弄破防了。

他辯論佛理,竟然輸了。

到了這一步,度牒想不發也不行了,看你還有什麽辦法?

姚廣孝愣了許久,還是想出了辦法。

“此人大才,為僧屈才,故此不予通過!”

拿到這個結果,那個年輕僧人都瘋了。

饒是他修為精深,此刻也是破了大防。

姚廣孝,你太不當人了!

試問還有更無恥的嗎?

你們把考題弄得那麽難,普通人根本考不過。結果出來了一個狠人,順利通過了考試,無可挑剔……結果你們說人才難得,不適合為僧。

合著按你們的說法,庸才不行,賢才不適合……那,那誰還能出家,這不是要讓佛寺關門大吉嗎?

還說什麽一視同仁,你對僧人就很不公平!

這個僧人憤然寫下痛罵張希孟的文章,說他虛偽,接下裏的事情,就不是這個僧人能預料的了。

“姚廣孝,那個僧人的確很有才學?”

姚廣孝怔了少許,“本事遠在下官之上。”

張希孟忍不住心驚,姚廣孝是不會輕易誇獎人的。

能得到他的推崇,這個僧人絕對不簡單。說他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也不為過。

“這個人,一定要出家為僧?”

“他是從廟裏長大的,從小就追隨高僧,本事了得,下官想要勸說他,結果無能為力,事情弄成了這樣,還請張相治罪。”

張希孟認真思索了良久,突然笑道:“人各有志,也不能強求。你去告訴他,讓他再寫一篇文章,算是我對他的復試,如果通過了,就準許他出家。”

姚廣孝怔了怔,但是見張希孟堅持,也就不好說什麽了。

三天之後,一個年輕的禿頭和尚,出現在張希孟面前,雙手奉上了一篇《均田論》。

“張相的學問,自然是極好的,小僧只求張相能一視同仁。”

張希孟看著印刷一般的字體,微微含笑。

“你叫楚琦?你以佛法解釋政令,又兼用孔孟之說,看得出來,學問踏實,很是了不起!”

“多謝張相贊許,小僧愧不敢當。”

張希孟笑道:“只是我想問你一件事,佛說眾生平等,我這裏講天理公平,一視同仁……你說我算不算佛?這大明朝,算不算凈土?”

楚琦聽到這話,下意識想笑,這人要多不自量力,敢如此發問?

可再仔細想想,楚琦竟然皺起了眉頭……隨後陷入了苦思,幹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抱著腦袋,越想越覺得這事太深了!

如果佛法向往的東西,跟大明國法規定的東西,是相通的,追求的也是一樣的。那自己就該用盡心力,把大明建成至善至美的大光明世界,修行也未必要在寺中念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