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吃面(第2/2頁)

隨後是實力最強的張士誠,他借著大勢,軟硬兼施,迫使張士誠屈服。

最後是陳友定,他屬於死硬分子那種,按理說老朱對他用兵,也是可以的,甚至是符合大家期盼的。

但是老朱依舊給他一個機會,用趙構的例子,告訴陳友定,你如果繼續追隨元廷,下場只會比這個還慘一萬倍。

朱元璋已經把面子給足了,道理也講清楚了。

可謂是仁至義盡。

如果陳友定還執迷不悟,繼續給元廷當鷹犬,這時候朱元璋再調動大軍,圍攻陳友定,便是張士誠都不好意思幫他。

三個對手,三種應對方式,老朱從容不迫,運用嫻熟。

這個境界上,的確達到了新的高度。

張希孟看在眼裏,都是眼前一亮,由衷佩服。

接下來一件大事,就是正式下旨,在嶽飛墳前,立下趙構的跪像。

這是朱元璋面對杭州百姓,在即位之前的承諾。

等他即位之後,除了冊封方國珍之外,對內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把趙構送去跪著!這事情由左丞相李善長親自負責。

百姓們早就知道此事,但是說實話,還有不少人心中疑惑,覺得也就是說說,畢竟是天子,官官相護,吳王真舍得讓趙構跪下?

這丟的可是皇帝的臉啊!

哪怕到了現在,也有不少人這麽覺得。

直到趙構的跪像立在墳前,人們終於無話可說。

大家夥都驚訝地看著。

還真沒有撒謊!

吳王做到了!

嶽爺爺,你在天之靈,快看看吧!

忠良英魂不散,浩氣長存!

害你的罪魁禍首,終於跪下來了!

刹那之間,嶽飛墳前,哭聲一片,聲震西湖。

哪怕過去了兩三百年,百姓心中也是有一杆秤。

誰是忠臣,誰是奸佞,誰對百姓好,誰對百姓壞……大家夥都有個樸素的是非觀。

嶽飛的作為就放在那裏,或許會有那麽一些見解高明,思維異常的生物,會對他嘰嘰歪歪。

但是些許塵埃,又怎麽能掩蓋這位精忠報國大英豪的萬分之一!

黑壓壓,跪滿地上,失聲痛哭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們不是嶽飛的親人,相隔幾百年,也沒有什麽利害瓜葛,只是一個單純的是非對錯,不可以讓好人受委屈,不可以讓惡徒逍遙法外!

哪怕過去幾百年,也要爭一個是非出來!

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先人,才能激勵後者。

嶽飛冤死,趙宋再無嶽飛。

趙構不跪,後世幾百年,武人都站不起來。

有了這個跪像,總算是舒心順氣了。

對了,怎麽讓完顏構朝向西北?為什麽不是朝著嶽爺爺的墳墓?

大家夥都心生疑問。

李善長此時站了出來,適時解釋了疑問。

“趙構之罪,不只是冤殺嶽王爺,實在是他斷絕了無數兩河百姓,回歸故鄉的希望。身為中原天子,屈膝金人,辱沒華夏,愧對炎黃祖宗。故此讓他跪向西北,跪向中原故國,跪向華夏先祖。”

“嶽王爺生前一直志在北伐,驅逐金人。如今金人雖然滅國,但元廷尚存。我等唯有秉持嶽王爺精忠報國之心,前赴後繼,徹底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才能真正告慰嶽王爺在天之靈!才能洗雪靖康之恥!”

老李的這番表態,很快就被傳頌杭州,相比起張希孟的鴻篇大論,這番話也堪稱擲地有聲。

甚至有人私下裏說,吳王身邊,有臥龍鳳雛,龍飛九天,鳳舞宇內,要不了多久,吳王就會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君臨天下。

等吳王登基了,咱們的日子就會更好了。

從吳國公到吳王,再到皇帝陛下,能有什麽不一樣嗎?

“張先生,吃早飯了嗎?”朱元璋熱情招呼張希孟,在他面前擺著一個盆,裏面裝滿了面條,旁邊有一碟大蒜,似乎比往日份量更足了。

“昨天忙活即位大典,又是跑,又是念,一天都沒怎麽吃好,今天咱可要補回來。”

張希孟看了看,忍不住笑道:“主公,你現在可是吳王殿下了,怎麽還和以往一樣?”

老朱笑了,沖著張希孟擺手,喜滋滋道:“不一樣,不一樣!以往咱就吃兩個荷包蛋,今天足足煮了五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