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2/3頁)

這老頭朝氣勃發的模樣,還真像個少年。

張希孟倒是鎮定許多,陳友諒這家夥別看敗給了老朱,但是他能跟朱元璋較量那麽多年,還一度有勝利的希望,這人的本事不是那麽差,或者至少運氣很好,不會那麽容易死掉。

張希孟不由自主,將目光越過武陽水,落到了洪都城。

陳友諒此刻正在幹什麽呢?

……

身處亂世,從來不缺傳奇。

假使陳友諒勝過老朱,最終一統天下,他也會是個傳奇皇帝,畢竟老朱的身份低微,陳友諒也不高。

甚至陳友諒的祖上都不姓陳,而是姓謝。

他的祖父入贅陳家,這才改姓陳,所以說陳友諒的骨子裏就有贅婿噬主的基因。

陳友諒雖然是個漁民,但是他的格局很大,從小就喜歡讀書,說話一套一套的。在一群胎教肄業的小夥伴中,顯得是那麽鶴立雞群,不同凡響。也不知道陳友諒搞沒搞過陳友諒同學會一類的團隊,反正跟著他混的小夥伴還真不少。

很有卡大佐年輕時候的風範。

湊巧的是,陳友諒的祖父也埋了一塊好墳地,也有人說,日後子孫必定大富大貴。

陳友諒出道甚至比朱元璋還晚,他是在脫脫高郵兵敗之後,天完重新跳出來,攻城略地,此刻陳友諒帶著小夥伴,決定起義。

不過雖然陳友諒出道晚,但是他實力膨脹得卻很快。

首先,陳友諒小夥伴眾多,本身就算是半個豪強,有宋江的勁頭兒。

其次,他跟了個好主子。

倪文俊這人頗為能打,天完早期是靠著彭和尚,南征北戰。結果彭和尚被打死了,天完退入山中,幾乎亡國。

直到脫脫兵敗,倪文俊跳出來,重整旗鼓,打了好幾個勝仗,又把徐壽輝接到了漢陽,重建天完。

倪文俊出任大將軍,總攬兵權,隨後從湖廣殺到江西,不到兩年的時間,打下了偌大的地盤。

坦白講,從他們發展壯大的速度來看,老朱的確差了一籌。

如今的天完就有幾十萬大軍,舟船是朱家軍的十倍,能征慣戰的將領,更是比朱家軍還多。

陳友諒拿下了整個龍興路,坐鎮洪都,又攻取了撫州,瑞州、袁州等地……絕對是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大軍兵鋒所指,攻破饒州,打下太平,進軍金陵,而後順流而下,一舉滅了張士誠,南方紅巾,就是咱天完的天下了。

劉福通那邊北伐,建國號大宋,想要恢復大宋天下。

咱也有這個心思,到時候還要看看誰的本事更大!誰才是鐵血大宋朝!

至於朱元璋這邊搞得什麽華夏吳國,什麽驅逐胡虜……這套東西,以陳友諒的學術水平,還是不那麽容易理解的。

不過也沒有關系,只要打進了金陵,滅了朱元璋,也就不用理解了。

連續獲勝的陳友諒,膨脹得的確有些厲害。

他也得到了消息,說是朱家軍殺了過來。

但是陳友諒盤算,要調兵遣將,朱家軍怎麽也要一個月以上才行,而到時候他不但能從撫州等地抽調人馬,大將軍倪文俊也會派人過來。

集合十萬大軍,破朱易如反掌!

可朱家軍來得太快,前鋒半個月就逼近了洪都城,還是讓陳友諒大吃一驚。

他不得不依靠洪都的兵馬,全力以赴,對付朱元璋了。

雖然兵力上處於劣勢,但陳友諒依舊有信心。

一個是洪都城池堅固,一個是他長久以來,未嘗敗績,積累了強大的自信。雖然很沒有道理,但事實就是如此!

咱老陳就是不敗的!

朱元璋,放馬過來吧!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就在這個當口,突然一封密信,擺到了陳友諒的案頭。

寫信的人正是徐壽輝,天完大帝!

一個君主,越過倪文俊,直接給他的部下寫信,進行微操。

只能說明一件事,徐壽輝對倪文俊不信任了。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倪文俊這家夥也不知道腦袋怎麽抽了,竟然生出了投靠大元,接受詔安的想法。

或許倪文俊覺得同樣是當臣子,給徐壽輝做臣子,肯定沒有給大元做臣子威風……他向元廷求了個湖廣行省平章事的銜。

不但如此,倪文俊還通過俘虜的大元威順王之子,跟元廷通信,索要官職!

奈何他做事粗心,竟然讓徐壽輝知道了。

這位天完大帝立刻給陳友諒寫信,看他的意思。

陳友諒稍微思忖,立刻就知道了怎麽回事。

倪文俊是天完第二次崛起的第一功臣,但是他卻不是彭和尚的親信……如今的天完,基本上是兩個大派系,一是徐壽輝,倪文俊,陳友諒等人代表的非彭黨勢力。

一個是以鄒普勝,趙普勝等人代表的彭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