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斐然走了之後, 整個京城都像是安靜下來了一般。

斐弋每天按時上學,管理王府,同時還學著查看府裏的各項營收, 認真給斐然寫回信。

信件幾乎兩天就是一封,上面還是有斐然畫的各種小人加花式想念。

斐然每次看的都滿臉無奈。

真是。

然後他埋頭就開始回信。

信件來回之間,就已翻年而過。

直到萬物復蘇, 春季二月中旬,從福南調來的兩萬斛稻種在廬安開始浸種, 催芽,育秧,為了確保百姓們能夠準確的把福南稻種下去, 斐然甚至命人將福南稻的所有種植過程描制成畫, 印刷出來, 還立了個牌子張貼在百姓的田間地頭上, 且由各地的裏正監督實施。

一點都不留情面, 絲毫不允許反駁, 百姓間的那些不滿譴責和流言蜚語,斐然就像是沒聽見一般。

其實從廬安今春的整地開始, 廬安以西之地就開始了反對的聲音, 因為年冬降雪,早春有雨,百姓覺的今年不會像去年一樣夏秋旱,更完全不必要試行什麽福南稻,按照原來的糧種種植, 一樣可以獲得好的收成。

再加上廬安以東的人等著看西地笑話, 對比突出, 矛盾激烈, 一時間百姓更是多有不滿。

在百姓看來,上面那些當官的哪懂的種地,糧種擇地而宜,把東西種到不適合的土地上只會顆粒無收。

但是面對朝廷的下令,百姓們還是畏懼的,雖然心裏發慌,嘴上咒罵,但是該幹的一點都沒少。

直到插秧時,斐然給廬安以西的百姓,發放便於農作的工具秧馬,這才讓不少百姓都住了嘴,就從這個新型的沒見過的工具而言,珵王顯然是真懂些農事的。

而後隨著稻禾的愈發生長,廬安以西的動靜逐漸就讓東西兩地的人都閉了嘴。

福南稻的種植從後面的耘耥,灌溉,施肥都和他們以往的種植方式有些區別,離水近的直接引泥為肥,再輔佐以其它肥料,離水遠的則用的是一種他們沒見過的肥料,是以一種用秸稈,綠肥和著動物的糞尿堆積腐熟制成的肥料。

當西地稻田裏的禾苗生長,而東地的秧苗還沒有什麽動靜的時候,西地的所有百姓臉上逐漸都開始揚起笑容,東地的人則伸長了脖子的往西地探看,甚至有人還說了好些酸話:“還不知道會不會結果呢。”

然而,很快,沒多久,六月時,稻谷熟了。

兩個多月,僅僅兩個多月,西地的稻谷就熟了!

而且是具有飽滿稻粒的稻谷!

東地的稻谷此時卻連結穗的影子都沒有!

一時間,整個西地都在歡呼,珵王的威望在廬安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值。

那些罵過珵王的人不少還跑到斐然府邸前磕頭道歉,那些沒罵過的百姓則更加感激,珵王府門前就百姓送來的東西就堆的數不勝數。

“王爺,門口的東西怎麽處置?”

“找個倉庫收起來。”

“是。”

隨後,又有人跑了過來,“王爺,瓊南來信了。”

斐然接過信打開。

是黎爾滾寄來的信,上面說他們發現了斐然所詢問的土薯,此時正在往廬安送。

自從去年到廬安後斐然就沒閑過,雖然當時不宜播種,但是為確保福南稻的成功,前期的準備工作早早就開始了,不論是勘察田地,安排流程,制作堆肥,還是聯系黎爾滾找朱薯和土薯,斐然一直忙的馬不停蹄。

現在第一撥稻子熟了只是開始罷了

自從開年後,京城有關廬安的捷報就開始頻傳。

福南稻不僅適宜廬安種植,還適合全國多數地方,幾乎不擇地而適,可達到隨種隨收的效果!

福南稻成熟周期短,用時不過百天即成熟,口感上也不比之前廬安本土的糧食差,且可能因為腐熟肥料強勁的原因,廬安一畝地所產水稻量甚至比福南的產量都高。

福南稻,長的快,結果好,產量高!

這簡直是普天之大慶!

而且這還不算完,福南稻因為成長周期短的原因,一年內還可以種植第二茬,當第二茬福南稻結穗的時候,廬安的夏秋旱又開始了。

此時,整個大央的人心思幾乎都放在了廬安的福南稻上,擔心,緊張,期待,怕福南稻抗不過去。

然而,當秋旱深入,廬安東地的第一撥稻種還未完全成熟時,西地第二輪稻谷卻已經結滿了穗,谷粒依然飽滿!

福南稻竟然還耐旱!

長的快,結果好,產量高,耐旱!二熟!

大央裏所有知道這個消息的百姓,全都忍不住歡呼!

這簡直振奮人心!

廬安西地的糧食大豐收,讓東地的人也眼熱不已,恨不得當初推出去試行的是自己所在的地區。

隨後,沒過多久惠昭帝就開始下詔全國推廣福南稻的種植,同時派人將廬安地區的種植經驗制作成冊,印刷成畫,在全國水稻種植區分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