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即便大部分百姓都不太想買這種新的農作物來種植, 但衙門已經開始挨家挨戶上門監督,最後大部分百姓都沒辦法,也只能買一些新作物的種子回去種植,至於幾樣新鮮的菜種, 他們卻沒打算嘗試, 只有少數人買了些種在自家菜園子裏頭。

太守安排了不少人手在各處張貼告示, 告訴百姓們這兩樣農作物還有那幾樣菜都要怎麽種植。

土豆種植,需要先把土豆放在光線明亮又通風的地方發芽,等發芽了後, 把這些發芽的土豆切成塊,每塊上面至少要有一兩個芽點, 土豆塊的切口處還得用草木灰來滾動擦拭,這樣可以消毒,防止病毒,成活率更多, 更高產。

之後就是土壤的選擇, 需要施農家肥,然後土壤深耕。

這樣等到土豆發芽,切塊後消毒就能直接種植下去,種下去的土豆間距多少, 土壤層多少也都明明白白寫在告示上,還有後期怎麽澆水, 什麽時候再次施農家肥,施多少農家肥都非常詳細。

紅薯種植稍微麻煩些, 首先也是起壟施肥, 都是施的農家肥, 不過紅薯施雞鴨的農家肥比較好一些。

然後就是播種, 等長出苗後,還得剪下苗去扡插,然後怎麽施肥,怎麽順苗,還有摘掉多余的枝葉等等,甚至這些多余的枝葉也能當初一道菜吃,可以清炒,可以涼拌,還能跟著雜糧一起煮著吃。等葉子老了些,不怎麽好吃的時候,還能把莖撕皮折斷用點醋跟辣子炒著吃,非常下飯,或者跟肉絲一起炒著吃,味道也極好。

怎麽種植讓這兩樣農作物的產量可以更高,都是裴危玄這兩年讓島嶼上的居民種植時自己琢磨出來的。

許沁玉知道太守已經開始讓西南百姓種植紅薯土豆後,她自己讓佃戶們也買了一半的種來種植土豆跟紅薯。

她給佃戶們的租子比較多,佃戶們還是比較感激和信任她,也沒多說什麽,佃戶們就把種都給買好,回來按照告示上的方法種上。

雖是如此,但大多數人心裏頭還是有點沒底。

不過等到兩個月後,看看郁郁蔥蔥的田地,百姓們的心裏頭也突然就不慌了,這些糧食的葉子漲勢都如此茂盛,下面的果實糧食肯定也不差,就算沒有畝產量到太守說的幾千斤,但跟之前種的糧食產量應該不會差太多,就是新的農作物,味道也不知道怎麽樣,是不是跟豆子一樣?

之前用來播種的種子,他們也不敢拿來試吃,沒人百姓舍得吃糧種。

西南的百姓們,從一開始的惶惶不安到後面終於安下心來。

許沁玉生活也沒甚變化,整日都是圍著飯莊,之前租的山,她也陸陸續續買了不少果樹請人栽種上去。

中州的百姓們,也在熬過去年的旱災後,今年也有人陸陸續續給他們捐了些農作物種子,雖然大多都是雜糧跟豆類,沒什麽精細的麥子跟谷子,不過中州的百姓們還是很滿足,有了這些種子,他們今年種下去,到了秋收時,就有了活路。

除了各種豆子和雜糧的種子,還有些土豆跟紅薯種。

有些人家就只分到這些叫土豆跟紅薯的種子,分到手後,也都有些懵了,不知這是什麽糧食,好在送土豆跟紅薯的人也把這些新農作物怎麽種植,都跟這些百姓們說了,還安慰他們道:“聽聞這兩樣新作物,畝產量幾千斤呢,倒時候真要是產量如此高,那你們一年都能吃飽飯了。”

畝產幾千斤?

眾人更加懵,有人忍不住問,“那,那有沒有人種出來畝產量幾千斤的?”

那人遲疑道:“這個倒是還沒聽說,才在西南那邊大量種植起來,不過那邊的太守,還有發現這農作物的商隊都說畝產量可以幾千斤,想來不會騙人的吧。”

也就是說從來沒有百姓們種植過這種新的農作物,根本不知道它的畝產量。

所以分到土豆跟紅薯的百姓們還是忐忑,根本不知道這些糧食能不能種成功,有些糧食,適合南邊種,有些適合北方種,這個土豆跟紅薯西南那邊可以種植,這邊隔著三千多裏地,真的能種出來嗎?

但他們已經毫無辦法,所有的銀錢都用來買糧食,早就身無分文,還欠下一屁股債,根本拿不出銀錢去買其他的豆種,所以也只能用這些土豆跟紅薯的種來,等按照教的法子把種子發芽後種下來,澆澆水施施肥,剩下的也只能聽天由命。

不過等到兩個月後,入了夏,看著田地裏郁郁蔥蔥的漲勢,中州一些百姓也放心了些,既然養得活,那肯定就有收成。

……

京城都旬也已經進到夏初。

都旬的四季比較分明,夏季時比較炎熱。

伏太後跟新帝也去了避暑山莊,即便是去避暑山莊,也會有無數大臣隨行,朝政不能荒廢,還得每天批閱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