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開竅

等他們吃完飯, 讓服務員收拾了桌面,幾人拿出電腦,開始討論選題的事。

柯澤今年大三, 四人小組中他是年級最高的那個,是本專業的學生, 大二的時候還去卡迪夫大學交流過一年。這樣的簡歷擺在面前, 自然而然成了小組組長。

他提了幾個想法, 每一個都很有意義, 就是可執行度太低,具有突發性, 新聞素材不可能為了順應你的選題憑空出現。大家初來港城, 雖然來之前做過功課, 了解過港城人的生活習慣, 但他們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港城人,要從港城的社會生活中挖掘有價值的新聞題材,還要具備可行性, 確實有些困難。

討論短暫地停滯了一段時間。大家各自盯著屏幕, 收集資料。大概僵持了半小時, 夏知予突然支支吾吾地開口:“那個...我有個想法。”

學姐問她有什麽想法,夏知予簡單地梳理了自己整理好的資料, 發在群裏:“我記得,從80年代開始, 內地與港城的來往就變得非常密切, 但是這段關系,總是以非常宏大的敘事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我覺得新聞還是要有三貼近原則,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港城其實有不少從內地移居過來的人, 我們可以通過采訪移居港城的普通群眾, 挖掘一段內地和港城之間的互助史。”

柯澤攏了攏眉頭:“這個新聞素材也不好找吧。每次采訪之前,都要問一句,你是移居過來的嗎?到時候就一天時間,能搜集到多少素材?”

夏知予又在群裏丟了個鏈接:“上環是華人的主要商貿區,有不少從內地移居過來的老板們。這裏煙火氣重,比其他地方更能抓到采訪對象。”

大家點開她找的資料,看完後,柯澤沒說話,反倒是他的室友搡了搡他的胳膊:“我覺得可以哎。而且我們之後不是要做數據新聞嗎?幹脆就做從80年代開始,港城的人口結構變化,分析人口結構變化產生的原因。這跟我們這個新聞作品是有聯動的,到時候就不用另外找選題了。”

“是的,我就是這麽考慮的。之後還要做數據新聞呢,這樣一來,我們比別的組多了不少前期準備時間。”夏知予問柯澤:“你覺得這個可行嗎?”

柯澤點點頭:“可以,那就這樣吧。”

回去的路上,柯澤沒再聊選題的事,反而對夏知予的感情生活非常關注,有些問題還好回答,再往下聊,就讓夏知予覺得不太舒服。

同樣是女生,她學姐心思敏銳,發現夏知予的困擾後,主動把話題攬過過去,回到房間,生怕她心裏不舒服,還安慰她:“別多想,可能是為了找話題拉近組員之間的距離,要呆三周呢,總不能太僵硬了。”

夏知予說‘好’,畢竟才第一天,也不能輕易給人下定論。

項目第一天沒什麽內容,無非就是帶著學員參觀衛視大樓、聽講座,臨近一天收尾的時候,帶隊老師才把他們的選題收集上去,並且給他們明天一整天的時間,去街上尋找新聞素材。

柯澤把四人小組分成兩隊,一男一女,說是這樣搭配安全一些。他和夏知予一隊,兩人在街上看著白板紅字的招牌,打算先從名氣大的老店開始采訪。

事情發展並沒有這麽順利。老板一看他們是學生,就知道他們此次采訪只是應付學校裏的作業,他考慮得很現實,這次拍攝沒法給店鋪帶來實際的宣傳效益,他為什麽要花這個時間配合幾個學生完成任務。

夏知予和柯澤話都沒說幾句,就被人打發走了。

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第一次開口就碰釘子,實在是有些挫銳氣。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中午。

中午的時候,夏知予和柯澤找了個茶餐廳吃午飯,中間抽空跟許京珩發消息,語氣裏夾雜著挫敗,許京珩沒發文字,直接一個語音通話打過來。

夏知予跟柯澤說了一聲,捧著手機,蹲在路邊跟他聊天。

許京珩安慰了她好一會兒,順手給她轉發了葉霄的微.信名片:“他在港城兩年多了,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麽忙。我剛給他發消息,他說他加你。”

“不用麻煩他的。我沒別的意思...就是跟你抱怨一下嘛。”

“那就是想我的意思?我理解的對不對?”熟悉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過來。

夏知予心情變好了許多:“你別往自己臉上貼金。我忙素材都來不及,根本沒時間想你。”

兩人通著電話,柯澤突然從身後拍了拍她:“繼續找嗎?”

夏知予捂著手機,沖他點頭,然後回許京珩說:“我要繼續忙啦。”

許京珩估計也挺忙的,他那兒時不時地傳來機械鍵盤的聲音,饒是這樣,他也沒有匆匆掛斷電話,耐著性子跟她說:“想我的話呢,以後每天發照片給你報備行程。行不行,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