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十二條彈幕(第3/5頁)

貞貴妃姓謝,而不姓貞。

其中的貞字,乃是皇帝賞給她的封號。皇帝說過,貞取端方正直,良善美好之意,如今要褫奪封號,降為妃位,那便是將她從貞貴妃降為了謝妃。

在宮中,皇帝賜字乃是極大的榮譽,若是褫奪了貞貴妃的封號,這比降為妃位更損她的顏面。

不止如此,這也代表著,皇帝徹底對她心灰意冷,認為她配不上‘貞’字,因此才褫奪收回了此字。

貞貴妃此時才意識到事情有些收不了場了,她本是覺得只要將自己撇幹凈就是了,誰知道顧佳茴怎會牽扯到前朝恩怨上去,又將她重新卷了進來。

她神色戚戚,忍不住喊道:“皇上,臣妾跟了你這麽多年,你卻因為顧佳茴狗急跳墻的攀咬,便信了她的鬼話,連咱們之間門多年的情分都不顧了?”

皇上聽聞這話,卻是有些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了:“多年的情分?你與朕有什麽情分?若你真將朕放在了心上,就該管好你那惹是生非的兒子,你真當朕是傻子嗎?”

那日從永寧寺回來後,貞貴妃聽信了謝懷安的話,將李嬤嬤推出來頂罪。

先是讓四皇子在皇帝禦書房外跪到昏厥,趁著皇帝去永賢殿看四皇子的時候,讓貞貴妃與李嬤嬤做戲,引得皇帝誤以為這些事情都是李嬤嬤為了報復貞貴妃搞出來的。

皇帝怎麽會看不出來李嬤嬤是替罪羊,他只是不想再繼續追究下去,讓事情難以收場。

畢竟四皇子一言一行皆代表了皇族,四皇子勾結山匪,綁走了整個北魏名門望族裏的士族女郎,此行會引起那些家族對皇族的嚴重不滿,甚至有可能會讓皇帝先前制衡北魏家族的努力都白費。

即便皇帝心知肚明,卻也只能裝作不知,處死李嬤嬤,給那些被綁走的士族女郎一個交代。

便是因為念及多年舊情,皇帝才沒有如何了貞貴妃和四皇子,本是希望他們以此為戒,加緊尾巴做人。

誰料貞貴妃和四皇子這對母子卻沒完沒了,為了鏟除掉顧家,設了這麽大一盤棋局。

褫奪封號,不過是對貞貴妃一個小小的警告罷了。

若是皇帝查清真相後,發現自己的猜想沒有錯,謝瑤、三位謝家重臣,以及數十個慘死家中的無辜百姓,都是貞貴妃為鏟除異己,在幕後主使,那她必定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貞貴妃如此聰慧,卻始終沒有想通這一點,還在妄想著鏟除掉所有擋路石後,便能像是以往般恢復榮寵。

皇帝闔上眼,似是有些厭煩,甚至連多看她一眼都不願:“帶下去。”

話音落下,便有侍衛上前,將貞貴妃,不,現在已經是謝妃了,他們將謝妃從地上半拖半拽的扶起。

而那一旁的四皇子就沒有這般待遇了,他越是掙紮,侍衛們的動作便越是粗.暴,三兩下將他手臂別到身後,壓倒在地。

只聽見四皇子仰頭怒吼道:“顧休休,是你搞的鬼是不是?賤人!你這個賤人!”

幾乎是四皇子口不擇言的瞬間門,便有一顆尖銳的小石子不知從何處飛了出來,精準度極高的打在了四皇子的鼻梁上。

只聽見嘎嘣一聲,緊接著便是一聲響徹雲霄的淒聲哀嚎,四皇子下意識想要捂住被石子砸歪的鼻梁,可雙臂被侍衛絞在身後,他只能任由火辣辣的灼痛感從鼻梁像四面蔓延。

殷紅的血從人中處緩緩流淌下來,滲進他的唇縫裏,他一張嘴便灌了一嘴的鼻血,疼痛促使他渾身痙攣,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顧休休挑起眉,看向元容,往他身邊湊了湊,用胳膊蹭了他兩下,挑著唇,小聲道:“從哪撿的石子?”

在中秋夜宴上那日,四皇子想要伸手攥她的手臂,便是一顆石子打斷了四皇子僭越的行徑。

後來在永安侯府,老夫人得知她當眾向元容表白時,大發雷霆,一時沖動將手中的銀鶴手杖朝她迎面扔去,也是一顆石子憑空擲來,打偏了手杖。

顧休休當初就懷疑是元容幹的,但苦於沒有證據,後來事情太多,她便也將此事給拋在了腦後。

方才她可是看得很清楚,那石子就是從她眼前飛了出去,絕對是元容幹的。

元容見她還在樂呵呵的笑著,微微俯首,壓低了嗓音,在她右耳邊道:“豆兒,他罵你,你不氣?”

“我氣什麽?”顧休休挎著他的手臂,腦袋往他胸膛前倚了倚,嘴角的笑容更甚:“我夫君不是幫我報仇了……”

“再說了,四皇子要被壓去詔獄,那詔獄可是劉廷尉的地盤。”

他現在罵的越狠,在詔獄裏受的罪也越多。劉廷尉乃是奉皇帝之命審問四皇子,只要四皇子不死,苟著一條命在,那皇帝就不會怪罪到劉廷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