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十二條彈幕(第2/5頁)

於永寧寺外茶館過路的人,大多是名門貴人,這樣難喝的茶水,茶館卻還能開得下去,大抵是背後有人了。

因此元容就順便讓人查了一查,得知這幾人是貞貴妃送給永寧寺住持的舞姬伶人,就順便又叫暗衛盯了住持兩天。

而後,他便知曉了住持將金銀珠寶藏到床榻下,還有入睡前用那幾個舞姬的肚兜自褻的惡習。

並且今天清晨,住持與貞貴妃在經文殿內說的話,一字不差都被暗衛復述給了他聽。

其實就算顧休休什麽都不做,元容也不會讓她平白被貞貴妃構陷誣害。但她既然自己出手去做了,他便也沒有從中插手——她大抵對貞貴妃讓山匪劫持她還有憤恨,撒一撒氣也好。

左右不管她怎麽做,最後又是怎樣的結局,他都可以護住她。

只是元容沒想到,顧休休看到貞貴妃去撞墻,竟也生出了去撞墻的心思。

這讓他的心情有些復雜。

她似乎已是習慣了,有什麽事情都藏在心裏,能依靠自己解決的,便絕不期盼著他人。

就如同多年前的元容一樣。

他不習慣於麻煩旁人,更不擅長信任別人。不論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他都會自己去解決。

他從不覺得這樣有什麽問題,直到他初入戰場,舅父在一次圍剿敵軍時,不慎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落入了敵軍的圈套,被敵軍俘虜。

元容只覺得那是他的舅父,便該由他去救。於是他單槍匹馬闖入敵軍陣營,殲滅敵軍數百,找到了被俘虜的舅父,自己卻也身負重傷,被敵軍團團圍住。

正當他以為,自己要與舅父命喪於此時,顧休休的二叔父,也就是驃騎將軍,率著眾兵及時趕來,剿滅敵軍,救下了他與舅父。

回去後,他被舅父狠狠訓斥一頓。他以為的獨立自強,在舅父眼中卻是不尊軍紀,意氣用事,拒絕與他人溝通,回避與他人產生任何關聯。

就像是一座封閉的孤島,不祈求他人的幫助與回應,也不會回應他人的求助和關心。

元容這樣的性格是從小成長環境的造就,亦是在西燕做了三年質子後,逐漸形成的自我封閉。

那顧休休呢?

她有寵愛疼惜她的父母兄姐,有優越良好的成長環境,從小到大幾乎沒遇到過太多磕絆曲折,她又是為什麽養成這樣獨立、堅強的性子?

元容本以為自己足夠了解顧休休,可如今卻又覺得,她身上有太多他不了解的地方。

譬如她在中秋夜宴上突然對他的表白;譬如她在顧家老夫人院中說暈就暈的演技;譬如她在前往永寧寺途中,被山匪劫走後,卻能策反山匪,全身而退的口才;又譬如,她在饑餓時吃到美食的歡喜,在看到小冊子後不知所措的羞澀。

諸如此類,太多太多。

往後,他會去慢慢了解她,直到他不得不與她分離的那一日。

-

放齋時間,一切如初,即便皇帝處決了永寧寺的住持,寵冠北宮的貞貴妃也撞墻自盡,到現在仍是昏迷不醒。

吃完瓜,看完戲後的士族女郎們,照樣該吃吃該喝喝,一點都沒耽誤她們進食。

只是顧休休和顧月,此刻正危襟正坐,看著坐在對面的顧家老夫人,明明手中拿著筷子,卻遲遲不敢動口。

老夫人滿鬢華發,雖年紀大了,臉上盡是溝壑與歲月留下的痕跡,雙眼卻並不渾濁,泛著清明的光亮。

她嘆了一聲,似是感慨道:“到底是我老了,如今你們年輕女郎翅膀硬了,長大了,便都有自己的主意了。”

顧月雖已是入了宮,但對老夫人仍是尊重敬畏,見老夫人這樣說,連忙道:“不是有意欺瞞祖母,豆兒先前與我商量了,是我給她出的主意……”

事實上,顧月事先並不知曉今日的事情。

顧休休知道貞貴妃行事狡詐,心機深沉,她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扳倒貞貴妃,也不清楚,會不會出現什麽不確定因素,打亂了她的計劃。

若是提前告訴了顧月,若今日在佛苑內出了什麽岔子,顧月定是會替她擔下責罰。

顧月已經替她,替顧家承受了太多,顧休休不願意再將姐姐牽扯進去。就算出了紕漏,皇帝怪罪下來,她也可以自己頂上去。

老夫人輕笑一聲,不知是在說顧月,還是在說顧休休:“你以為這樣很英勇嗎?還是很講義氣?”

“放眼望去,北魏哪個家族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父兄升官發財,家中雞犬升天。父兄踏錯一步,家中人畜不寧……”

“你們想一想,一個家族,只單單是受父兄影響嗎?若是族中的女郎犯了什麽過錯,整個家族亦會被人恥笑鄙夷!更何況你們一個是北魏的宸妃娘娘,一個將要嫁入東宮的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