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易寒星生活的時代,00後已經開始整頓職場了,易寒星作為一個20後,自然不能示弱:是時候整頓學術界了。

想要整頓學術界的易寒星花了好些功夫,找到學校教務部門提交了建議。

當教授聽到易寒星出出來的發財主意時,都一言難盡地看向了易寒星:“這究竟又有什麽意義?”

建造學術打假平台究竟是什麽鬼?

易寒星微微笑了一下:只是走某網的路,讓學生們無路可走罷了。

見到老師們如此不解,易寒星給大家解釋了一下:“我想到的就是可以建立一個學術論文的平台,收集所有學生的學術論文,分類別、分科目和關鍵詞進行整理歸納,方便人們查找論文,同時可以提供論文原創性的查詢服務,對大學生們的論文進行把關,確保他們沒有抄襲,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科研水平。”

聽到易寒星這話,教授們實在是忍不住:地鐵、老人、看手機。

易寒星專門說明了一下:“教授們想要登上國際知名的期刊,自然是不能造假的,但是學生們想要畢業,可能博士還需要作出有建設性的科研成果,但是本科只需要能夠對自己所學的內容的某個方向有所研究就可以。”

易寒星這麽說著,老師們紛紛點頭,審核的標準也確實就是這樣。

“既然這樣,”易寒星繼續說著:“那我們就必須要注意防止大學生們的抄襲行為,很可能有人會找到西海岸的某篇論文改頭換面,也有可能找到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書寫的論文,翻譯過來,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交差。”

“確實不能排除這個可能。”特別是一些混進大學的人。

“所以我認為,這個學術論文聯合平台確實有存在的必要,到時候可以每個學科聘請幾個工作人員熟讀論文,等學生們提交畢業論文的時候,讓幾個人分別閱讀審核,看是否和印象裏的論文具有相似性,以及措辭是否有多篇相似,有的話再找出相應的論文,交給教授們判斷是否進行了學術抄襲。”易寒星說道。

教授們紛紛點頭。

易寒星此時想著,現在的教授們估計不會想到,再過幾十年,一個專業的論文那是數以幾十萬上百萬計,這辦法生效不了多久,不過80年代計算機就已經走入人們的生活了,到時候搜索起來也容易很多。

“你的建議我們會好好考慮的。”教授說著。

易寒星點頭:“我也是聽到同學說,有學生專門追求成績不錯的同學,試圖讓他們幫自己搞定實驗,我就想到既然有學生走這種歪門邪道,那麽很可能會有學生的論文是抄出來的,還有找人代寫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防範才行,不然,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可是要被懷疑了。”

教授們也知道易寒星家裏剛剛承辦了極具影響力的好萊塢101選秀,估摸著和好萊塢的明星們也有聯系,要是她讓誰說一下學校裏的這些問題,學校多少會有些麻煩存在,於是都正視了起來。

再次和教授們打了預防針之後,易寒星告別離開了辦公室。

有同學見到易寒星從教務樓出來,奇怪地打招呼:“Luna,你怎麽從這棟樓裏出來?是畢業有什麽學籍手續要辦但我不知道的嗎?”

易寒星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說出自己的建議,免得太多學生抗議影響了建議的落實,於是含糊了一點回答道:“我來找老師提一點建議,覺得我們的教學安排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這樣啊。”同學倒也沒太在意,畢竟提建議的學生雖然很少,但是每年都有好些個。

等易寒星回到宿舍,隔壁舍友找到易寒星吐槽說自己碰到了類似的事情,好讓易寒星寬心不要為某些垃圾男人煩惱的時候,易寒星若有所指地回答道:“他們會有報應的。”

報應就是自己給他們卡了非常嚴格的畢業標準,回報他們惡心自己這兩個月的作為。

很快,老師們覺得易寒星的建議有道理,但是需要進一步進行可行性的分析,於是向博士生們進行意見的征集。

至於為什麽不征求本科生的意見,主要是老師們認為這事和他們有比較大的利息相關性,而博士生們的畢業要求更高(要有公開發表的論文),所以不太會受到這種打擊學術造假行為的影響。

美國精英教育之下,能讀到博士的,大多數都是人才,大家群策群力,有學生甚至幫忙設計了審核流程模式,將這件事情落實了下來。

要問為什麽大家這麽不遺余力幫忙?沒什麽,就是自己寫博士論文的痛苦也想讓本科生們體會一下罷了。

幫助學校建立了學術審核平台之後,易寒星才放心地踏上回國的輪船。

“等等,你是不是忘了什麽事情?”上船之前,易寒星被叫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