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易寒星有想到過幾年之後美國政府對工農黨人的甄別,卻沒想到在研究人員當中,這浪潮來的這麽早又這麽快。

“究竟發生了什麽?”實驗室的人們不解地問。

“蘇聯宣布他們同樣掌握了原子彈!”有懂得俄文的人說道。

“蘇聯的研究進度也這麽快?”有研究員奇道,在知道原子彈研究出來的時候,大家就已經很奇怪它的快速了,卻沒想到蘇聯也能趕得上這個速度?

“就是政府和軍方都覺得蘇聯不可能這麽快,所以才懷疑有間諜將設計數據偷了出去!”有人解釋道。

聽了這話,所有人都明白自己被甄別調查的原因了。

“天啦,居然有人將情報透露給了蘇聯?”

“我感覺這麽快,不會是臨時發展的,是不是蘇聯直接派了自己的人進了關鍵研究小組?”

眾人議論紛紛,對這件事情有了無數猜測。

易寒星和周毅之也談到了這個問題。

“蘇聯的情報力量這麽厲害?”周毅之奇怪道:“雖然說美國確實用了不少外國科學家,但是不講究背景的只有那些頂尖的科學家,成果一般的那些基本都反復核查過才會放進核心的研究小組吧?”

“難道蘇聯真的舍得把一個頂尖的科學家派來美國搞研究當間諜?”周毅之怎麽也理解不了,這舉動究竟是有什麽意義,確定不是在資敵?蘇聯怎麽就知道美國會比自己研究的快呢?而且萬一這個科學家不派出去,可能自己就先研究了出來?

不僅周毅之對這種情況無法理解,周邊也有很多人對這個情況不太理解。

易寒星穿越的前世,是一位有著理想主義的科學家主動向蘇聯間諜透露了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易寒星是非常佩服這位科學家的,而在這個穿越的世界,易寒星就不敢保證泄露發生的原因了:誰知道這故事是不是綜合了一本霸道科學家的小特工?又或者是我在美國當克格勃的日子?

對於自己不確定的事情,易寒星能夠做到的,就是不發表過多意見。

“具體的情況,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也不會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在日後肯定會進一步嚴格對於科學家的審核,外國人應該很難再進入相關的實驗室了。”易寒星說道。

說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易寒星就很遺憾,雖然知道這件事情必然會發生,但是當一只靴子落地之後,難免會覺得可惜。

關於這個問題,周毅之也有話說:“我最近收到家裏的消息,說著重慶政府現在希望能夠選拔一批具有物理學天賦的研究人員來美國學習物理知識,想要復刻核物理武器,我感覺他們想的有些多了,美國應該不會同意。”

“這一點我贊同。”易寒星說道:“就是不知道他們到時候是打算直接拒絕,還是表面上不拒絕,但是人來美國之後不允許進相關的研究室。”

“不管哪一種,華國想要有自己的核武器,很難了。”周毅之說起這話的時候,心情有些低落。

“難不難的。”易寒星又不同的看法:“都不可能指望美國會分享技術給我們,我們需要靠的是自主研發。”

周毅之聞言好奇:“三民黨指望著美國能夠帶帶小老弟,難道工農黨不指望蘇聯那邊幫把手嗎?”

“蘇聯也不會告訴工農黨的。”易寒星用著後世的經驗分析:“核武器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武器,但是也因為這個殺傷力,所以日後大家也不會用它來實際打仗,最多是用來作核威懾,說起來如果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有核武器,世界的格局可能會天翻地覆,而如果蘇聯和美國都有,形勢反而能夠平衡下來。”

周毅之沒想到易寒星隨便分析一下,就說到了世界形勢,只能提醒:“我們只要一心搞研究就可以了,世界大局這些事情不應該是我們操心煩惱的。”

易寒星將後世最為流行的一句話告知周毅之:“大家常常說科學是沒有國界的,這一點我同意,但是必須要說,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很多科學家只會為本國效力。”

這麽說著,易寒星看向周毅之:“所以毅之你會考慮回去建設祖國,還是在美國繼續研究?畢竟你研究的方向,國內連實驗設備都沒辦法提供。”

周毅之聞言,忍不住沉默了一瞬:“我不得不說我很希望能夠在最先進的實驗室裏繼續我的研究,勇攀科學的高峰,但是如果國家需要我,我應該也會義無反顧的回去。”

易寒星聽了這話,忍不住正眼好好打量了周毅之一下:如果周毅之說的話不假的話,他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回國的那些留學生?

不久之後,原子彈資料泄露的情況調查完畢並且完成了披露,在這個世界情況和理由並沒有被魔改,而是按照原本的方式,因為一個科學家擔憂世界和平,所以主動暴露給了蘇聯的情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