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當易寒星一行人踏上美利堅的土地的時候,連陳日望和陳星望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苦啊!”多年以後的陳星望在被采訪時說道:“這一路真是太苦了。”

路上第一苦:帶著一群嬌小姐(包括姨太太)和小少爺陸路遷移。

眾所周知,在鐵路和國道建設好之前,趕路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陳家不僅沒有小轎車要用畜力車,而且路況完全是十步一坑百步一坎,騾車馬車坐的人屁股碎兩瓣。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嬌小姐和小少爺們能夠體諒不容易,基本不可能,他們恨不得坐車走個十裏路就去休息一天,要不是陳日望一直拿日本人威脅著,陳星望懷疑大家是不是1945年都趕不到港口。

路上第二苦:海船無聊孕育爭鬥。

一群老爺姨太太少爺小姐上了海船,因為家中的仆人大部分都被留在了國內,跟上船的只有個別心腹及心腹的家人,陳家所有主子的用人人選顯然是不充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為了搶奪勞動力,加上船上事情實在是少,有那麽些人就天天開始拌嘴宅鬥了起來。

雖然易寒星戰鬥力極高,每次都能把大家壓下,但是作為親屬給易寒星幫忙的陳日望、陳星望還是會忙的一頭汗。

路上第三苦:多苦都趕不上民間疾苦、國家積弱苦。

這一路上,陳星望是先看著周邊逃離戰場流亡的人群,後看著在海船底艙和貨物一樣的勞工,心裏實在是苦。

特別是當有勞工生病而自家沒有藥、船上沒人願意給藥的時候,陳星望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麽叫做無能為力。

“當站在美麗國港口的時候,我想的是可算解脫了。”年老的陳星望說著:“然後我就跟我當時的哥哥陳日望一起,去找了大夫給重病的幾個勞工看病。”

時間回到大家下船前。

“美利堅!我看到美利堅的海岸線了!”有人在甲板上喊道。

“哪裏哪裏?”

“終於到了嗎?”

陳家人也全都跑出來湊熱鬧,站在甲板邊上一個個地探頭看所謂的海岸線。

二姨太甚至說出了四姨太、五姨太的心聲:“我們看電影說新大陸移民,那些移民的人一定有一幕是坐船看到自由女神像,我怎麽沒看到?是太遠了嗎?”

“肯定是太遠了!”五姨太附和:“等船近一些我們再看,你想它一個女神像能有多高,這麽遠怎麽可能看得到?”

聽了兩人的對話,易寒星只能無語地告訴她們:“能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是通過大西洋去到東海岸的紐約,我們現在來的是西海岸的加州,這邊沒有女神像,你們看不到的!”

易寒星這麽一說,二姨太等人連在甲板上看熱鬧的心情都沒有了。

“還以為可以仿照一下電影裏的樣子,結果連女神像都沒有?這大陸有什麽好看的?天這麽曬,還不如回去喝果汁。”

說到果汁,這可是遠航的奢侈品,補充維生素必備水果蔬菜,實實在在地防止了壞血病和便秘。

船上的水果簡直是不要太貴,特別是航行的中後段,但是易寒星有辦法給家裏節省這筆錢。

為此,易寒星早早地找到陳祖曜,和陳祖曜定下了協定:“如果我能省下家裏購買蔬菜水果的錢,爹你要再獎勵我一筆零花錢。”

但凡會算數的人都不會拒絕易寒星,陳祖曜叮囑了一句“不能讓飯食質量因此下降”之後,就同意了易寒星的要求。

易寒星當即祭出了永樂年間航海密器——豆芽,以及現代人群陽台種植必選——草莓和小番茄。

草莓和小番茄是有水和土就能種,周期還很短只需要幾十天,在船上就能種出來,至於豆芽就更簡單了,只需要水、帕子、盆和中午就可以。

有東方航海神器和種植神器的存在,陳家人沒花太多錢就擁有了良好的維生素獲取渠道。

此外,易寒星和陳日望、陳星望還無償地將辦法宣傳給了在底艙的人民,保證了他們基本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

因為三人這一舉動,底艙的存活率讓多次遠航的船長都覺得驚奇,那驚嘆的表情和態度直看的易寒星三□□頭緊握:船長根本沒拿勞工當人看!

在這艘航海船上,大家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種族歧視的存在,雖然陳家人因為是美軍的客人且比較有錢沒有受到為難,但是感同身受這個詞的存在,是因為人類會有共情。

因此,下船之後陳家兄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碼頭附近找醫生,最好是華國的醫生,他們才有可能真心為勞工們看病。

因為頭等艙先下、貨艙最後下的潛規則,易寒星和陳家人都是第一批下了船,而那些勞工甚至要等卸貨之後才會下船,這中間幾小時甚至一天的時間差,就給陳日望陳星望請大夫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