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長途跋涉之後,大家終於到達了昆明,學校的各項事宜也安排了起來。

相比於等學校開學的易寒星,田家人和程家人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做什麽當生計。

雖然家裏還有一些積蓄,但也不能繼續坐吃山空,這沒有進賬,總是讓人心慌。

田家和程家傳統的謀生技能就是經商和田產,之前在上海的時候,是易寒星都要寫小說賺錢的,等到了香港,因為當老師的原因,家裏日常吃住都不用花錢,所以手裏還有一些盈余。

然而北遷後又西遷,多少錢也花的差不多了。

說起謀求生計,程深倒是想到過可以繼續經商:“這國外的物資基本都是通過南邊運進來,先到昆明,重慶成都高官多,肯定有人需要這些東西,我們想辦法從昆明運送去重慶,肯定能賺錢。”

程深提到的這個易寒星倒是知道,這是茶馬古道啊。

在抗日最艱難的時候,很多物資就是經過昆明,從茶馬古道去往成都重慶,其中著名的24道拐至今還口口相傳。

易寒星不懷疑這個辦法可以賺錢,並且認同程深的眼光,只是有一個問題:“平坦能通車的道路基本在日本人的打擊之下或者控制之下,不能通車的道路需要通過人力畜力想辦法翻山越嶺出去,這個辦法當然能賺錢,但是你能找到靠譜的商隊嗎?”

程老太爺聽了之後就點頭:“這一路上會碰到很多少數民族,你要有懂他們話的夥計,有能和他們有商有量讓他們不搶劫你的本領,還要會在深山老林裏識路並且生存,這賺錢辦法雖然好,但是我們家裏賺不了。”

程深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只能遺憾放棄這個想法,繼而疑問:“那我們能做什麽呢?”

田修德首先點炮:“我這邊找了一家學前幼托班當老師,每個月工資也有一點錢,給家裏一周吃一次肉還是可以的。”

寒星娘和程老太太緊跟而上:“我們也跟著修德一起去人家學校當保育員,平時照顧下孩子,有空還能接兩三個繡活,我們錢加在一起,家裏日常吃飯穿衣的開銷能覆蓋了。”

不知道家裏的女同志們這麽快就找到了工作,三個男同志瞪大了眼睛。

易寒星一看這情況就忍不住想笑,真是不枉費自己這一兩年一直在給大家說什麽女性崛起、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自家這幾位總算是崛起了。

看著驚訝的男性親屬們,易寒星假裝不懂地說道:“現在識字的女性找工作確實是比普通男性容易些,崗位缺口就在那裏,程伯母、娘和二姐這麽快找到工作也很正常,畢竟人家看小孩肯定想要女性,又希望孩子接觸的人都識字有素質不是?”

易寒星這麽說著,寒星娘三人的胸膛都挺起了至少5°。

“娘他們可以養家的話,姐夫你最好就別做那些危險的賺錢行當了,一家人整整齊齊地不比什麽都重要?爹你們也不用不好意思,這只是家庭分工不同。”易寒星說著:“你們要是實在覺得花用妻子賺的不好,這平時在家裏多做點擦擦洗洗煮飯洗衣服的活,讓娘她們輕松點,比什麽都實在!”

“我們大老爺們,怎麽能煮飯洗衣服呢?”

“那些大廚不是大老爺們?人家軍隊裏不都是男人洗自己的衣服?”易寒星立馬作驚訝狀開口;“不是吧?爹你們難道打算吃軟飯?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那種?”

“誰吃軟飯了?我馬上就去找工作!”寒星爹說著。

“那你要是一時半會兒找不到,這…”

“這家裏的活我們全包了!”寒星爹答應下來,沒來得及拉住老兄弟的程老太爺別過眼去,田修德偷偷在背後給易寒星比了一個大拇指。

程深忍不住閉了閉眼睛,心想自家親爹和嶽丈年紀大了可能不好找工作,自己用不會那麽難!明天就找到工作,讓兩位從沒做過家族沒受到過摧殘的男人好好體驗後勤生活吧!

帶過孩子的程深深有體會,恨不得明天天沒亮就爬起來去找工作。

最後,田家家主和程家家主從拖地能讓人滑倒、煮飯能底下焦了上面還生的,非常快速地進化為桌子地板亮的反光、煎炸煮炒樣樣精通菜色一周不重復的高級家政人才。

時間轉眼進入夏天。

“寒星,聽說那些從貴州走過來的男生快到了,我們要去列隊迎接!”蕭疏小跑著過來和易寒星說起剛剛得知的大事。

“列隊迎接?”易寒星問著,又恍然覺得:“其實也是應該的,他們確實辛苦。”

“我們當初過來也很不容易啊,差點就橋毀人亡了,怎麽就沒人說給我們辦個歡迎會?”

易寒星只覺得哭笑不得:“你還在這種事情上糾結?難道你不願意過去迎接?”

“我就是說說而已。”蕭疏道:“其實還是很佩服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