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990之前 ◇

◎春夏之交3◎

#10 小桂子

1988年青豆還幹了半件大事——她成功交到個筆友。

顧弈的鄰居叫朱洋洋, 筆友當然不是他,青豆可不會笨到交這麽近的筆友,筆友就應該是遙遠的。只是,此人在青豆交筆友這件事上至關重要。

朱洋洋深居簡出, 刻苦用功, 考上了南城大學。雖然這片住了好幾個南城大學的老師, 比如顧弈他爹顧燮之,但是家屬院這片的大學生依然是非常稀有的。

他成為了家屬院這片小孩膜拜的對象。

他的成熟穩重不僅顯示在學習成績和言談舉止, 還寫在了臉上。

朱洋洋長得很老成, 15歲就架上了啤酒瓶底厚的眼鏡,先是金邊圓框的, 配上他的圓臉還挺文氣,青豆說他像徐志摩, 他很滿意,一度為這個身份酷愛讀詩。也許夢想過做一個壞男人, 但目前生命的長度還未見此端倪。

後來那副眼鏡不夠負載他的用功, 調高度數後, 他換了副黑圓框眼鏡, 青豆說他像胡適, 他也很滿意,開始寫作和批判。

他考上南城大學機電系後, 一直給南城日報和南城晚報投稿, 據說一年稿費都夠學費了。

也就是說,他不僅考上大學, 還在大學期間獲得了財務自由。這簡直不可思議。

青豆帶著小本去討教心得, 洋洋哥哥說, “要給報紙期刊投稿, 就先練習,我就是高中時候交了筆友,訓練表達筆觸,把自己的想法具體成文字傳遞出去......”

後面的話裏,他羅列了一些成功發表的文章以及報紙上豆腐塊大小板塊的詩歌。但青豆沒聽進去,她在“筆友”那段成功走神。

青豆強迫顧弈和虎子對著報紙中縫找筆友的信息發出討論,然後精挑細選,一人抄了個地址,說要開始寫信。

其實這件事只有青豆有熱情。虎子不愛寫字,顧弈沒有感情,只有她精力充沛的同時還感情豐富。

第一次寫信應該是初一,她寫了一封信,等了半年,沒等到回應。事後她非常心疼平信的郵票錢,也後悔沒有備一份。那封信可是耗盡了她的辭藻與感情,居然說丟就丟了。

寂寞的年輕人有無處發泄的傾訴欲。若不能發明騷,那找張紙發暗騷完全是情有可原。

青豆以為,這就是中國日益上升的教育水平與不夠完善的通訊水平的矛盾。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確實得找個人說。但他們是文化人,可不能像村口的狗子,隨便遇見條狗子就在路牙子當中聞屁股、亂吠,得有相同的狗語基礎和匹配的崇高理想。

青豆又去找了一次洋洋哥哥,他說,報紙交筆友變數確實多,要麽你就在期刊上找吧。期刊上也有征筆友的信息,而且,閱讀同一期刊,就是有共同品味。

有道理。

青豆在他家翻了三本文學期刊,認真透過文字甄別筆友的合拍度,最後青豆搖搖頭,說沒有合適的。

朱洋洋笑她,找筆友又不是找對象,你想真多。

青豆想的確實多,她發現期刊上的筆友信息都是外省的,外省寄信可貴了,這一來一回太費錢了。不行。

朱洋洋畢竟成熟穩重,在知道青豆的心思後,從師弟那兒給她拿了份南城師大附中的校報,上面有一個版面登載了本校筆友信息。

青豆找了一個筆名叫小桂子的。洋洋哥哥又笑她,怎麽找個太監。青豆覺得,在一眾雪松、迎客、飛鷹、中華龍裏面,小桂子最可愛。

她興沖沖點燈熬油,面對窗上一條四腳蛇,寫下千字長信——關於鹿鼎記、關於虎子的改編以及她對小桂子隱晦的喜愛。

冬去春來,半年過去了,這封信一直沒有回音。窗上的四腳蛇也曬成了標本。

人的青春有幾個半年啊。

青豆本來已經放棄這事兒了,結果前幾天在學校的門房那兒看見一沓信,那大爺說,這些信都是沒人要的,都是交什麽筆友鬧的。

青豆於是找到顧弈,希望他去南城師大附中的門房那裏,看看有沒有她的信。要是小桂子沒收到,她想把信拿回來。

顧弈想了想,“空了幫你看看吧。”

青豆問:“高中很忙嗎?一封信都沒空找?”

“不忙。”

“那下次什麽時候回來?”

“月底吧。”

“那你回來可以告訴我嗎?”青豆期待。

顧弈“唔”了一聲。青豆當他答應了,“那我準時來找你!”

她積極地等他回來。終於盼到月底的下午,掐著點跑去問。

顧弈不在家,青豆決定先去隔壁洋洋哥哥家拿書。

洋洋哥哥會訂閱雜志進補知識,青豆隔一段時間上門收羅些知識殘渣,當寶貝似的捧回家品讀。

這日也是這樣,她進去,問了聲阿姨好,拿起朱洋洋放在書桌左上角的《十月》和《讀書》,往顧弈家門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