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地之勢

修為進境提升過快,為何會導致根基虛浮?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尋常的真人進修士,提升一重境界,花費的時間在十年以上。

而真元境修士當中的佼佼者,或者是有強大後背資源支持的世家子弟,通過各種丹藥天才地寶等輔助,能夠將這時間縮短,在幾年之內。

這都屬於正常的修行晉升時間。

這些時間能夠讓修士細細體會每一重境界當中的各種變化,熟練掌握每一重境界的力量。

而張清元呢?

自從進入真元境之後,平均一年提升一重的境界修為,上一個境界尚未徹底吃透,就已經步入了下一層的境界。

這就如同夯土築城一般。

下面一層泥土尚未夯實,上一層的泥土就已經蓋了上去。

誠然,

因為張清元自身所擁有的各種手段,以往得到的各種機緣和培養的手段使得他本身的城墻要比其他人更厚上不少。

城墻越大實力越強。

某種意義上的基礎實力,相比於其他人強大上不少。

是以在外在表現方面,挑戰不是什麽難事。

但在基礎根基方面,沒時間對其本身一層層境界進行夯實,自然是相對變得虛浮起來。

不過張清元也清楚,

想要重新打牢根基實力,將那一層層的境界力量完全掌握的話,這需要自己花費時間進行一點一點地夯實,將自身一身修為重新牢固一番。

在這方面,玄水峰峰主或許能夠給予自己一些指點。

但一切最重要的,還是他自身。

也正是這原因,

張清元詢問的重點就放在了水之意境上的修行感悟之上。

他已經隱隱間感覺得到。

若是能夠領悟水之意境更上一層樓,或許就是他修行的功法一元癸水經突破到第五重的關鍵機緣所在!

“既然你問到這個問題,看樣子你也是心中有所明悟了!”

玄水峰峰主點點頭,贊許地道。

雲水宗內門八脈,每一脈都有教導弟子的理念。

玄水峰一脈。

因為本身修行傳承的功法是水屬性的緣故,頗有些無為而治的味道,也就是主要給弟子提供修行的平台和必要的資源,然後讓峰脈弟子自行發展。

或許在當初一開始的時候,明水道人也看到了張清元自身所蘊含的問題,但他並沒有當場指出,怕不就是因為這無為而治,順水自然的理念所在。

若是他日張清元能夠自我醒悟過來,

這其中的效果,怕不是遠遠超於被人指點指出錯誤來得大。

而就算張清元無法醒悟,

待到日後在某個境界蹉跎良久,不得寸進的時候,再出面指點,這其中的效果也不弱於當頭棒喝。

這也正是當初張清元接受明水道人指點的時候,對方沒有給他指明水之意境下一個層次的原因所在。

玄水峰峰主眼見張清元明悟自身,是以也不再保留什麽,直接給予張清元指點:

“你想要知道下一步路怎麽走,就先要明白意境一道是什麽。”

“修行一道,其實都不過內煉幾身,外感天地這八個字。”

“及至高深境界,最終夠達到天人合一,身與天地合,衍化道法……”

玄水峰峰主侃侃而談,自身對於道法境界的高深認知娓娓道來,清澈的玄音振蕩之下,使得空氣之中都像是蕩漾著天與地的氣機。

“所謂意境,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

“修士修行武技,能夠領悟武技之中的真諦,將其‘神’衍至巔峰,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武技之中的意境由此而生出。”

“意境亦是劃分層次,平凡的諸如平庸武學之中的猛虎拳,蛇形拳之類,練至巔峰也不過是施展出虎魄,蛇形之類的神意,這些對於修士而言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除平庸意境之外,另一種則是能夠與天地共鳴的意境!”

“後者修行極為困難,但一旦領悟成功,那就意味著修士已經完成了一次天人交感,成功領悟到了天地之間的力量,並且在日後修行武技的時候,能夠將這種天地的感悟意境融入武技之中,達到屬於自身的武學神意!”

說著,玄水峰峰主忍不住看了張清元一眼。

對於眼前這小子,

他也清楚對方的一些經歷。

能夠在靈元境就幸運地領悟了天地之間的水之意境,並且融入自身武道之中,隨後功法武技齊齊飛躍提升。

無疑是一位福運深厚之輩。

“神異其形,卻不是力量的巔峰,沿著意境的道路走下去,下一個層次則為勢!”

“勢?”

張清元眉頭微皺,眉宇間若有所思。

當日在擂台上面對馮長秋的那一掌的情景,不斷地在眼前浮現,讓張清元心中隱隱間有所察覺。